:::

第 187 期 (2015年3月份)

2015大陸的財金風險作者:周白雲

大陸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2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准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大陸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按目前銀監會對存貸比的從寬解釋,可能創造了一萬億的基礎貨幣。過去六個月裡,隨著投資者將人民幣換成外匯,大陸央行持有的外國資產減少了1550億人民幣。出現了外匯流入民間現象,但相對於4億美元外匯存底,相當有限。大陸央行最新發佈的貨幣政策報告顯示,央行因收購外匯創造的基礎貨幣去年減少至6400億人民幣。但通過貨幣政策工具已注入的基礎貨幣2億人民幣。降凖可能增加風險。

    過去6年(2008-2014年),大陸貨幣供應量激增75萬億元,加上降準增加的貨幣,幾乎翻兩番。M2GDP之比,也是一路飆漲。由1.51猛增至1.93!現在可能超過2(如果貨幣總量的擴張節奏跟隨實體經濟同步變化,即M2與GDP之比應當維持在少於1倍的水準)這意味著什麼?等於是大陸一塊錢的貨幣供應,只拉動了五毛錢的GDP;而美國,一美元拉動最少1.5美元的GDP。這表示:大陸在經濟貨幣化提高的過程中埋下了不少隱患。具體表現形式有泡沫資產存在、僵屍企業太多、運營效率低下及產能太過落後、民營企業貸款難貸款貴、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房地、金錢遊戲、地方負債失控等。主要原因是體制結構改革落後。

    表現在金融方面是呆帳風險。根據諮詢機構麥肯錫(McKinsey & Co)的計算結果,眼下世界負債水準高於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的2007年,其中大陸的債務與經濟規模之比超過美國!逹到282%!所以必須立即執行金融體制改革。首先是五大國有商業銀行:扁平化,官商分離,減少層級,提升管理效率,消除官僚習氣;子行化,總行下屬分支一律改成由總行投資(三億)的數千個子行,自負盈虧,可以破產,與民營平等競爭。加上各地人民銀行的就近監管。這樣在經濟貨幣化提高的過程中埋下的隱患可減少泰半。不需要左一個右一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中央文件;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也可以回歸單純化和正常化。否則,泡沫破裂、成片企業倒閉、引發金融危機,甚至造成經濟危機、社會危機。

    表現在財政方面是「吃飯財政」。大陸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陶然 北京大學教育財政研究所教授劉明興點出了問題:財政的目的是「吃飯、建設,還是公共服務?詳細建議有關財政的功能和應興應革之處。針對「建設財政」問題,李克強總理已再三強調轉變政府職能。但當局一直避而不談「吃飯財政」。當金融時報總編輯張力奮訪問上海市長韓正時,提出這一問題,韓正顧左右而言他。一般都能瞭解,這是真正的「深水區」!「預算內收入養人吃飯」, 甚至是「預算內收入、一般性轉移支付,甚至預算外收入也用來養人吃飯」,這正常嗎?如果經濟下坡,財政收入減少,豈不難以為繼?

    再觀察養了多少人?有無必要?效果如何?據2012年統計,吃財政飯的人數已經高達4572萬人。官民比126!駭人聽聞!另外還有500萬人仰賴於政府賜予的權利實行自收(罰金)自支。難怪有人抱怨:大陸正在經歷著一場規模空前的「官災」浩劫!「比蝗災難撲滅,比雪災面積廣,比震災持續長,比所有的自然災害加在一起的危害和損失嚴重得多!」習近平也瞭解這一嚴重性,一上臺就明令不許增加人員。但某些地方陽奉陰違,「頂風作案」,變象突擊增員。某政協委員曾指出:實現精兵簡政必須要從精官和減官做起,這才有可能從官位不斷增多----機構不斷擴大----又引起人員不斷增加的惡性循環中走出來。官多不僅效率低下、拖累財政、公共服務不彰、進而降低人民購買力、使經濟轉型困難,而且增加維穩難度和成本。依據管理學理,應裁減80%。應立法減少機構編制及編制內人員,使供養人員逐步不超過10%財政總支出。但願李克強人如其名:能夠「克強」!拿出朱鎔基的勇氣勒令下崗。否則會引發地方政府破產危機!從而可能帶來相應的經濟與政治風險!(本文作者周白雲現為上海貿具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顧問、臺商張老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