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05 期 (2016年9月份)

大陸臺商拓展東協商機與因應之道作者:林永法

一、新南向政策的推動背景與臺商應有的新思維
就經貿層面而言,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具有永續經濟發展、分散市場風險以及增加就業等三個目的。其推動的背景因素,主要基於國內經濟的長期不振、以及東協是在中國大陸市場開放前臺商的主要投資區,因此臺商對東協市場並不陌生。然而由於臺商自從大陸市場開放以來,以前仆後繼之勢,將臺灣的資金、技術、以及傳統管理技巧外移大陸,甚至拉引在東協長期經營的臺商往大陸市場挪移投資,因此讓臺商在東協各國的經營優勢逐漸稀釋,而將市場拱手讓給其他國家的企業進駐,演變成我國政府所擔心的全部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風險理論。因此,新政府上臺後推動新南向政策有其時空背景,並非全然無的放矢。然而由於這二十餘年來臺商的逐漸撤離東協,讓政府以往推動的南向政策效果因為受到外來衝擊而受到影響,因此,此波推動的新南向政策,在時空背景轉換之下,勢必要以全新的思維重新架構,因此稱為新南向政策。臺商為了尋找事業的長期利基,把市場的餅做大以及分散市場風險的事業布局,也是企業主的責任。因此,開拓東協市場作事業布局,成為臺商尤其是大陸臺商在面臨大陸經營環境變遷時刻的重要選項。然而臺商前進東協,也會面臨政府同樣的問題,就是要以新的思維新的策略,才能與其他國家已經在東協深耕的企業作競爭。
二、南向東協的經貿市場掠影
東協共有11個國家: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汶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總人口六億多。其中老撾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越南、老撾、緬甸與中國大陸陸上接壤。宗教主要有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回教等。資本與資源控制多集中在華人手上。東協十一國中,一般商貿鎖定以七國為主,即星、馬、泰、越、菲、印、緬。東協之市場特性,經貿發展程度與條件異質性大,各具特色,商貿拓展策略無法一體適用。我國占東協市場貿易份額:15%(2008),19%(2013)。中國大陸占貿易份額:39%(2008),38%(2013)。臺商外銷東協之主要工業產品情況:星馬泰:電機設備及零件、機器及機械用具、塑膠及橡膠製品。印菲:電機設備及零件、機器及機械用具、塑膠及橡膠製品、礦產品(含油品)。越緬:電機設備及零件、機器及機械用具、塑膠及橡膠製品、紡織品。
三、東協投資或商貿主要面對問題
(一)東協部分國家軍方對經濟發展的主導性過強,官僚體制行政效率不佳,企業在申請投資和進行貿易過程中,除按規定應交付的各種費用外,其他額外收費現象普遍存在。此外,臺商到東協投資考察,往往要到許多部門諮詢情況。投資申請手續煩瑣,窗口多。辦理投資項目申請手續煩瑣,審批週期長。
(二)東協部分國家基礎設施落後,導致貿易成本增加,尤其是用電高峰時期拉閘停電現象時有發生、電訊費用、運輸費用高昂。例如:越南、柬埔寨、緬甸。
(三)東協部分國家法律體系尚不完善,法令不明確,部分法律的執行力度不夠,隨意性較大,存在有法不依的情形,使臺商常常無所適從。而且法令變動快速,法令透明度不高,法令蒐集不易,法令缺乏一致性。例如:進口關稅政策多變。東協的進口關稅政策經常會隨著其產業政策的調整或為保護其國內企業利益出發而變動,影響貿易判斷。
(四)東協市場的產業供應鏈,會隨著經濟開發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內購的比重,因此會產生取代外購中間產品的效應,此在大陸臺商的發展過程已經有過同樣現象。
(五)語言與人才問題:由於東協各國語言環境不同,文化發展不同,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在今年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新南向政策對企業來說,最大的困境就是「語言障礙」。由於我國欠缺東協之語言人才,但擁有豐沛之東協外勞外傭資源,因此政府已經著手建構語言人才養成計畫,臺商前進東協市場,可以善用政府培訓之語言人才資源,作為拓展東協市場之利器。
四、大陸臺商在東協的市場利基與因應之道
東協各國的貿易異質性高,因此適合大陸臺商所擅長的多種市場產品變化的生產導向,而且因為差異化,更具有價值創造的條件,更可以推動在地化的特色產品,並以之作為跨進世界市場的跳板。為了占領東協市場的先機,臺灣廠商產品直接進入東協市場如發生關稅障礙,亦可以採取與大陸臺商合作的前進策略,以享受東協的優惠,或者在東協建立市場基地,生產在地化的產品,增強在地市場,亦可採取網路經濟的優勢,進入東協市場。(本文作者林永法現為三泰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臺商張老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