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34 期 (2019年2月份)

「美中貿易戰」不確定性可能拖累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動能作者:高 長

美中貿易戰不斷升級,導致全球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已上升至1994年下半年以來的高點;貿易戰使得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減弱、股匯市震盪,受害最嚴重的是新興市場,其股市持續下跌與美股形成強烈的對比,本國貨幣對美元的貶值幅度比2013年更大。

受到這股悲觀氛圍的影響,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國際機構,紛紛下調今(2019)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近期世界銀行與IMF不約而同地指出,中國大陸身處貿易戰的漩渦中,今年的經濟成長或將降至6.2%

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動能今不如昔

貿易戰對全球經濟造成的衝擊,美國亦無法置身度外。或有鑑於此,去年12月初,在阿根廷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閉幕後,美中兩國元首舉行會談並達成共識,為兩國僵持多月的貿易戰達成90天停火的協議;雙方都做了某種程度的讓步,其成就大致符合各界先前的預期。

川普讓步的是,同意暫緩原定自今年11日起對進口自中國大陸等值2,000億美元貨品,加徵關稅稅率由10%調升至25%。中國大陸則是針對美方要求做出承諾,主要包括同意立即擴大自美國進口、將鴉片類止痛劑芬太尼(fentanyl)列為管制藥品、批准高通(Qualcomm)併購恩智浦(NXP)案;更重要的是,承諾要在90天內就強制性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網路攻擊、服務和農業市場等領域的結構性改革展開談判。

G20川習會使兩國貿易戰暫歇

川普會達成的共識,儘管對雙方不斷升級的貿易戰問題找到突破點,暫時避免貿易戰進一步惡化或可預期,但這並不意味兩國的貿易爭端可以畫下句點,因為雙方給對方加徵關稅的行動並未停止;尤其美國設下了90天的談判期,且指出如果在此期間雙方無法完成談判,美方表示將再度啟動加稅行動,前述2,000億美元等值的中國大陸製品,加徵的進口關稅稅率將提高至25%

一般對於中美兩國可以在90天期間完成貿易談判持保留的看法,主要是因去年46日川習首次在美國佛州舉行會晤後,雙方曾宣布進行為期百日的貿易談判計畫,最後並未阻止雙邊貿易戰開打,殷鑑不遠。也就是說,中美兩國貿易爭端的解決方案,在90天期間內談判達成共識幾乎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關鍵在於美國要求中國大陸有效保護知識產權、消除強制性技術轉讓、取消政府補貼、停止網路攻擊等,對中國大陸而言,涉及結構性的經濟政策改變和制度改革,除非中國大陸願意徹底放棄目前的經濟模式,否則不管怎麼回應,幾乎可以預期難以滿足美方的要求。

以技術轉讓為例,美國指控中國大陸政府強迫美國公司限期繳出敏感技術以換取市場准入,且放任甚至積極鼓勵個人、機構或企業進行知識產權盜竊和專利侵權,包括通過網路的間諜活動,因此要求中國大陸政府透過修法或立法,為美國公司提供更大的保護。中國大陸的回應指出,外國公司以合資公司或其他方式轉讓技術,完全是市場、自願的行為,並未被強迫;同時矢口否認從事網路間諜活動。

美中統治地位之爭不利中國大陸經濟穩定成長

其實,美中貿易戰不僅是貿易和科技的競爭,更是攸關美國在關鍵領域統治地位的較量。川普上臺後美國對中國大陸的定位,已經從「戰略夥伴」轉變為「戰略競爭對手」,認為中國大陸的「經濟侵略」已威脅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必須立即排除。

儘管貿易戰開打以來,中國大陸降低了自己的姿態,不只不再大張旗鼓談論「中國製造2025」,更在去年12月間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並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及零配件暫停加徵關稅,但要想獲得美國的首肯,這些前菜恐遠遠不夠。有鑑於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警惕之深,中國大陸需要作出的讓步難以想像,因此兩國的貿易爭端短期內幾乎不可能有解,對成長動能已減緩的中國大陸經濟或將雪上加霜。

(本文作者高  長現為臺北企業經理協進會理事長、臺商張老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