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44 期 (2019年12月份)

臺商看到日、韓、僑外及臺資投資應變的新佈局?作者:王泰銓

據經濟部投審會資料,去(2018)年全年臺灣核准僑外資來臺投資,較上年同期成長逾5成;新南向國家來臺投資較前一年同期成長43.33%,而投資較上年同期成長前三名,分別為泰國(942%)、菲律賓(393%)及澳大利亞(142%)。至於陸資來臺投資連4年衰退,臺商對中國大陸投資連續3年呈現負成長。

整體來看,去年僑外投資金額是近10年來最高,中國大陸臺商資金回流持續增加中;同時,去年對外投資金額達歷年最高,顯示臺商調整全球佈局的新趨勢。

投審會統計,去年日本廠商來臺投資,擠下香港、英國,晉升為第3大僑外投資國家。除了金融保險業投資金額高居各業別之冠,另一個現象是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占整體投資比重超過5成;與早期投資臺灣以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為主的特徵大不相同。

此外,日本外務省的調查顯示,日本企業海外投資逐漸向東南亞(泰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印尼)傾斜。由於美國政府對中國産品加徵關稅,日本企業轉移出口基地的動作接連不斷。松下將汽車音響等車載設備的出口基地從中國大陸轉移至泰國等地;尼康關閉了中國大陸江蘇數位相機工廠;汽車銷售陷入苦戰的鈴木也退出中國大陸生産;在中國大陸一度營運近600家門市的大型女裝品牌HONEYS(好儷姿)因與電商的競爭中銷量低迷,被迫退出市場。

在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工作的日本員工在不斷增加,更有在東南亞設立海外總部的行動,例如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在新加坡成立貨櫃船業務的統合公司。日本企業將重點放在東南亞市場的姿態愈發明顯。

韓商以越南為中心,對越南等東協國家擴大延伸投資據點。至20179月為止,對東協國家投資金額已達同期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之9成,東協已成為中國大陸以外之最主要海外投資對象。相較於日本投資集中在泰國及馬來西亞,韓國的海外投資則相對集中在越南。韓商選擇工資較低廉的越南地區,避開日本已進入地區的其他市場,衝刺未來消費市場的擴充性。

將越南視為脫離依賴中國大陸(Post-China)地區,連結中國大陸華南及陸路交通優越地理位置,使韓越兩國間原物料、零組件供應鏈關係容易達成。且越南與南韓同屬儒教文化,具備優秀年輕之勞動力,社會政治環境安定,政府政策無劇烈變動,針對重要發展產業持續提供稅賦優惠以及獎勵外人投資。

韓商對越南投資型態以成立出口導向之生產據點為主,集中在電子、紡纖、成衣等,韓資中心大廠例如三星進入越南,並帶動其衛星企業前來投資,形成產業群聚效應,尤以電子業最顯著。韓資企業也看好越南消費市場,超過9,000 萬人口,消費年齡層以年輕人為主,隨著經濟成長,消費市場可逐年成長;「韓流」滲透效益,引領越南消費者對韓系品牌之好感。

中美貿易戰不僅對全球經濟發展與產業鏈產生重大影響,政府支持臺商投資美國、推動新南向政策以及鼓勵臺商回臺投資,臺商投資與佈局面臨新的挑戰。以上韓、日資企業的布局策略,他山之石值得臺商借鏡。

事實上,截至今(2019)12月臺商回流資金已逾7000億元,新法《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的規定,臺商海外資金如在2年內,匯回「境外資金外匯存款專戶」,可享第18%、第210%的優惠稅率,而這些資金若在未來5年內,在臺灣進行實質產業投資,稅率還可再減半至4%5%,這是投資臺灣的契機。

(本文作者王泰銓為前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院長、臺商張老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