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50 期 (2020年6月份)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供應鏈調整策略作者:張明杰

繼貿易戰及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之後,臺積電日前宣布投資120億美元在美設立5奈米製程新廠的新聞,讓市場一度熱議的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重組話題再度浮上檯面。

供應鏈全面移出中國大陸並非一蹴可幾

越南被公認為貿易戰最直接受益者,卻因此承受不少貿易順差大幅成長壓力;2018年越南對美商品貿易順差394.9億美元(以下同),去年大幅成長41.3%來到557.9億,無怪乎川普在去年的G20 峰會前夕即點名暗示將對越南加徵關稅。貿易戰及武漢肺炎疫情吸引不少臺商回流,但臺商回流貿易順差也回流,臺灣去年對美商品貿易順差成長51.7%230.4億,明顯觸及美國商務部的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紅線。

今年4月印度推出生產獎勵計畫指南,希望5年後能成為全球電子產品製造中心,日前更且一度傳出Apple準備把20%產能從中國大陸移往印度;然疫情的無差別衝擊讓「能否快速恢復正常運作」成為選擇生產基地的新考量,印度政府日前實施第四輪全國封鎖,即便有部分智慧手機企業獲准恢復生產,但工人數仍被限定為原來人數的1530%

分散生產基地、降低對單一國家生產依賴已成為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最優先選擇策略,但羅馬並不是一天造成的、生產基地的全面移出中國大陸更非一蹴可幾,除人口紅利外還必需通盤考量政府政策及基礎設施配套等綜合成本;中國大陸之所以成為今日的世界工廠是累積數十年有機成長的結果,放眼全球暫時還很難有任何單一國家或地區可以完全替代。

臺商因應策略

就如同當年製鞋及紡織產業移出中國大陸一樣,電子業的生産基地外移已是客觀上的必然,貿易戰及疫情只是讓決策時間點提前;就長期發展趨勢及經濟量體而言,印度堪稱1990年代的中國大陸,儼然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最佳替代人選。美中兩大經濟體博奕讓全球開始朝二元化方向發展,企業應跳脫供應鏈全面移出中國大陸思維、重新思考在全球二元化發展趨勢下如何魚與熊掌兼得、同時成為中美兩大品牌企業的長期合作夥伴。

中國大陸即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在大者恆大趨勢下,以臺資企業的文化、理念、財力、通路與人才資源,能夠買的起門票進入這個大聯盟等級的國際市場、甚且經得起考驗堅持到最後的微乎其微;臺資企業應思考如何發揮既有生產優勢與國際品牌大廠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進。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在技術及商業模式破壞性創新影響下,臺灣可代工品項及品牌數同步下滑;創新是企業維持持續性競爭優勢的最重要因素,但唯有主動良性割捨自己最引以為傲的競爭優勢才能避免陷入戰略僵化困境。

正當市場一窩蜂熱烈追捧電子商務的同時,馬雲在2016雲棲大會上宣布電商已死、主動向舊愛說再見轉向擁抱新零售;同樣的,面對外在環境巨變,臺灣的支柱產業角色已不能再唯電子業是賴,後疫情時代來臨,5GAI、線上消費及遠距醫療等新興產業不斷崛起,臺灣是否也應主動割捨既有代工生產優勢,提早思考支柱產業主角角色要不要換人做做看?

(本文作者張明杰現為富拉凱投資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臺商張老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