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電動車都不能沒有他 盧明光:從零開始,我根本不怕

刊登日期:2021/10/12 下午 05:58:11 資料來源:Yahoo!新聞/ 天下雜誌
「在台廠來說他很pioneer,」拓墣產業研究院資深分析師姚嘉洋指出,朋程有多年做車規的經驗,又以垂直整合虛擬供應鏈搶進車用半導體關鍵領域碳化矽,「這步棋佈局得早。」在特斯拉崛起之前,這不曾出現在朋程的規劃中。國際5大燃油車發電機公司都是朋程客戶,全球每2台新售出的燃油車,就有1台用朋程的整流二極體。全球燃油車發電機整流二極體老大,要從零開始打進電動車供應鏈。過去23年,朋程的王者地位是這樣打下來的。「未來兩年朋程市佔率會超過70%,」盧明光分析,燃油車逐步萎縮,大廠漸漸淡出,但並不代表燃油車會一夕消失。各國禁售燃油車時程表多落在2030至2040年,車廠仍需要符合碳排標準、更環保的零組件。朋程新開發的高效能、低碳排二極體,去年已貢獻營收2成,「我們還在提高產品附加價值,」盧明光說。他也早早想到,電動車裡沒有發電機,自然不需要燃油車用的整流二極體,但需要大量驅動電流的功率半導體模組IGBT及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一台電動車裝載的功率半導體佔整車成本約17%,價值約是燃油車6倍。這個數字因為半導體的材料技術進展,只會愈來愈高。第三代半導體——化合物材料碳化矽、氮化鎵,能承受高電壓、大電流,且散熱快、損耗小,電源轉換效率佳,是未來車用功率半導體主角,且很有可能超越電池,成為整部車最昂貴的成本來源。「直到特斯拉用碳化矽,大家才認可,」行政院科技會報執行秘書葉哲良指出,氮化鎵主要用於電壓100至600伏特產品,有利高頻通訊;而碳化矽可耐壓1000伏特以上,最適合電動車。盧明光認為,對朋程最有利的是「時間」與台灣「晶圓廠」的技術。電動車目前僅佔全球車市5%,台灣第三代半導體技術還有時間趕上,且品質及成本控制並不輸人,三到五年內有望正式打進電動車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