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20 期 (2017年12月份)

「十九大」後大陸臺商經營環境新變化作者:李孟洲

中共十九大確立了中國大陸中長期國家建設 目標,並為此部署了下階段經濟發展方針,另也 釋出新版的「惠臺」政策。在這個新局面下,臺 商在大陸的經營面會有哪些新變化,值得各界關 注。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十九大開幕式上發表的 報告,大標題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特別強調 要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並宣示要在全 面小康基礎上,接續追求「兩個十五年」的中長 期國家建設目標。其一是 2020 年到 2035 年, 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其二是從 2035 年到 2050 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 義現代化強國。
臺商經營環境構成的要件
但對當前中國大陸臺商而言,比較緊要的, 是該報告所表述的中國大陸下階段經濟發展方 針;主要有 6 項,即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 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 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 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若把這套經濟發展方針,和該報告所呈現的 新版「惠臺」政策結合起來,就構成了十九大後 臺商經營環境的新輪廓。「惠臺」政策的新說法 是,要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臺灣現有 的社會制度和臺灣同胞生活方式,願意率先同臺 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並將逐步為臺灣同 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中國大 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後者就是「國民待遇」或「居 民待遇」。
值得關注的變化面向
總的看來,十九大後臺商在中國大陸的經營 環境,或將和以往有所不同。其中最值得關注的, 是下列幾個新變化。 第一,全面小康影響經濟及市場生態。因全 面小康既代表「消費主導」,也必需以「穩健經 濟」為基礎。換言之,未來 3 年,中國大陸政府 勢必要大力提升居民平均所得,以全面驅動社會
購買力,讓民間消費成為經濟增長主力引擎;同 時,宏觀經濟政策必需限縮多年來的「高槓桿」 發展模式,及盡量化解金融風險和房地產泡沫; 必要時將犧牲一些經濟增長率,來換取經濟的穩 健。 這麼一來,臺商經營導向必需更向消費面傾 斜,同時要容忍市場規模擴張速度不如以往的現 實。 第二,陸資企業會編組成「航母戰鬥群」模 式。由於中國大陸中長期國家建設目標已確立, 所以中共勢必要加強領導陸資企業體系,以有力 地追求上述目標;可能由央企帶頭,結合地方國 企和民營企業,組成多支具有創新力和整合戰力 的隊伍。在這種情況下,臺資企業和陸資團隊的 競合關係,需妥適地重新安排。 第三,市場全球化。中國大陸政府在確保 陸資企業競爭力無虞前提下,將盡其所能地開放 商品進口及外資准入,使中國大陸市場真正全球 化,並藉此增強大陸對全球影響力,來和美國爭 鋒。因而臺商將面對更激烈的市場競爭,但反過 來說,臺商也可望因此而更有機會和外商作「強 強聯合」,一起爭取中國大陸市場。
「居民待遇」有待提升
第四,臺商居民待遇仍需逐步深化。十九大 政治報告對臺商的居民待遇表述,係屬原則性、 概括性,未具體指涉到臺商經營面,因此,將來 臺商在適用這項待遇時,雖然生活面不會有問 題,但經營面能適用到何種程度,目前尚無定論。 譬如,一些較特殊行業(文教、醫養、電商網站 等),臺商能否和陸商一樣獨資經營,就是一個 重要問題。 因此,未來臺商有必要不斷積極爭取更多居 民待遇,期能在近年內,取得和陸商「大致等同」 的經營發展條件。 總而言之,十九大後中國大陸經營環境諸項 新變化,對臺商有利亦有弊。臺商自需審慎因應 之。(本文作者李孟洲現為報社主筆、臺商張老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