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63 期 (2021年7月份)

如何衡量數位轉型的成功?作者:林耀欽

數位轉型是近年來最受各界曯目的議題,全球各領域的企業組織無不投入極大的資源在這項鉅大的工程上。依iThome 2020 CIO的調查顯示,數位轉型領先企業較整體企業平均對IT的投資成長約有8.8%,領先的IT投資規模亦相當於5%的營收;相對於日企,由於疫情的加速,2021年日企對IT的投資估計將增15.8%,想來臺商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既然數位轉型是必經之路,投資額亦高,如何在財務指標上反應出數位轉型的成果?數位轉型時要花多少錢?要從那兒開始?可不可以就用現在的系統升級就好?由於每家企業的情況不一,實在沒有一個標準可答;麥肯錫顧問公司提出一個涵蓋五個監測特性的儀表板,建議領導者使用。這五個指標分別是:

一、數位投資的回收率

數位投資回收率最大化是任何投資者的決策的原則。領導者應注意投資在公司的那個關鍵領域上的數位轉型;假設公司投資的數位轉型系統,對公司的主要核心作業、市場或客戶都沒有幫助,或僅有部份效率的改善,其回收所創造的價值不太。

二、數位轉型系統投資佔例行性技術提升預算費用的比例

許多企業會將原先執行的系統維護或升級費用算在數位轉型上,從而對於關鍵的數位轉型核心作業、市場與客戶體驗等策略定位的調整疏於思考,轉型將會失焦,資源就會失去配置的重要順序。二筆錢應該區分開來。

三、建立數位應用系統所需的時間

領導者當然需要愈快愈好,但實情是,系統建置與導入應用需要時間。依麥肯錫的研究指出,系統的導入傳統上的企業需要1-2年的時間,領先的企業則只需要2-6個月,而世界級的企業則僅需8-12週。若依據顧客回應再進行系統的調校與優化,傳統企業需要1-4年,領先企業需1-4週,世界級企業僅要10-50天;數位轉型目標,還是得看公司本身的企圖心與期望來訂。

四、企業領導層對數位轉型的期望與數位轉型所創造的價值的一致性

即數位轉型所創造的價值與領導層的想法或當初的動機的一致性程度。領導者往往把數位轉型的工作視為是技術長或MIS主管的職責,但技術長想的是功能性、技術性的議題,而領導層想的則是策略的、價值創造的議題。領導層需慎選技術長,或建立一個指導委員會推動數位轉型的任務,防止企業走入僅導入數位系統的例行工作,忘記企業數位轉型的目標。

五、高階技術人才的引入、升遷與留用

具體的指標有資料科學家或工程師的比例、雲端技術專家的比例、一般專家與經理者的比例、公司上述專家群來自著名大學的比例、具博士學位的比例、專業技術人員升遷與非技術人員升遷的時間比、員工接受數位的技能訓練比。數位轉型需要優秀的人才挹注於企業中,不論是從外部引入,內部轉型人材的培育,透過人才能力的轉變,方能帶動與強化企業轉型的成功。

臺商企業在中國大陸發展三、四十年來已有不錯的基礎,除了科技產業之外,傳統產業更不在少數,這些傳統產業的經營,隨著中國大陸地區環境的轉變,數位轉型的需求不論在力度和強度上遭遇到極大的壓力,絶不下於臺灣的企業。領導階層雖有意願進行數位轉型,但不知做對了沒;願意花錢投資,但不知投對了沒?不可否認的是,數位轉型要快速進行,但卻是要有紀律的進行,不能漫無章法與重點;上述五個指標可以提供企業管理者進行監測,就好像在開車時,前座的儀表板上提供不同的數據,讓我們掌握行進的方向,以最合適的速度、達到數位轉型的目標。

(本文作者林耀欽現為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臺商張老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