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95 期 (2024年3月份)

通縮環境下企業突破困境的經營策略作者:石賜亮

2023年所期待的經濟復甦情況,在全球許多不利因素的干擾之下,經濟成長並不如預期,終究沒有擺脫蕭條的陰影,而且在短期內,還存在著繼續下探的隱憂。根據世界銀行以及全球各經濟研究機構的預測,2024年恐怕又是一個擺盪的一年。雖然有些機構悲觀的預測,走出谷底還是一段漫漫長路,但也有比較樂觀的估計,是期待2025年或許可以走出通縮的陰影,迎向復甦的境界。不管怎麼說,通縮的陰影籠罩之下,2024年必然是企業面臨辛苦經營的一年。如果以放眼未來榮景再現的視野來看,2024年的困境勢必在經營策略上尋求有效的突破,化危機為轉機,以期待跨越低谷的挑戰。而以下的策略思維,可以提供度過難關,準備迎向下一階段的發展的參考。

一、低價為王,是激發消費恆久不變的定律

通縮環境的普遍現象,來自於消費力薄弱的原因。一方面因收入減少,入不敷出,因此省吃儉用;另一方面,是心態保守,即使手頭上仍有積蓄,但對未來無法樂觀期待,能省則省,捨不得消費。但是話說回來,舉凡食、衣、住、行的生活基本需求,雖然萎縮,而實際上仍然存在無法完全歸零。在景氣低迷,消費不振的情況之下,我們可以看到大賣場與速食店及飲品店的促銷,日用品、電器用品及汽車業...等的降價優惠,往往造成消費者大排長龍,創造高額的營收,達到薄利多銷的成果。甚至有熱門商品還以虧本出售,引來消費者光顧,造成顧客上門後,順便增購其他商品的業績。表面上看起來,低價銷售侵蝕了利潤,無利可圖,但是好處是增加了產能,可能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使微薄的利潤浮現,也可能讓庫存材料零組件流通變現,還有讓生產稼動不至於停頓,使從業人員有上工的機會,並且得到基本薪資所得。而且營運成本可以因為銷售所得的現金流得以維持,能夠小有盈餘是佳作,損益平衡是慶幸,小有虧損當然是常態。但是只要資本能力能夠承受這個結果,在通縮環境下,突破消費者的消費力薄弱與抗誘惑心房並不容易,只能研擬較強烈的刺激手段,以小虧為贏的因應對策,也是過度時期的選項之一。雖然,有些企業會擔心,降價後會影響將來價格調整回升的困難,甚至造成未來銷售的瓶頸。但是,如果能以限時、限量,及未來將產品功能、包裝、型號的調整等,都是解套的方法。策略隨著情勢因應調整,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靈活對應,以度過關關難過關關過的困境。

二、啟動全員,往外拓展客源

如果沒有訂單進來,內勤和線上生產加工人員根本沒有作業稼動的事情可做。與其在內部空洞沒事幹,不如運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拼全力加入爭取消費者訂單的行動,以擴大生意的來源。日本的企業曾經在金融風暴的時期就有這樣的經驗,京都陶瓷會社的稻盛和夫社長在他的回憶文件中,就特別的提出這個例子。當時日本的許多企業的訂單只剩下正常營運的十分之一,情況相當的危急,一般的企業大多束手無策,不是減薪、裁員就是結束營業。但是稻盛和夫社長卻是因為過去企業獲利時期,保存了充分的未分配盈餘,讓他有能力仍然堅持支付員工的基本薪資。但是要求員工全部外出開拓生意的來源,甚至在行銷中兼做市場調查,以概念發展的方式,請教希望客戶期望得到什麼樣的商品的規格、性能和價格,帶回企業按消費市場的期待開發新產品。於是他在景氣低迷中,得到了許多能夠符合客戶需求,接地氣的訂單,突破了難關,安然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不僅如此,在景氣恢復的時候,他們也已經早先一步,穩佔了市場領先的地位。

三、將營運費用逐項檢視,緊縮開支

最優先考慮的應該由高階主管帶頭,降低薪資、津貼以及企業差旅費的標準,以身作則來帶動士氣。其他的各項費用則按照使用和縮減比例,在不影響作業機能的情況下,節省開支。一般員工的「無薪假」、「降低薪資」或「資遣」,則是留在最後萬不得已的一步。畢竟,為了企業困境中的生存,像日本京都陶瓷創辦人稻盛和夫社長的風範作為是個最高的理想,他們是仿效松下電器的松下幸之助的大水庫理論,在過去企業獲利的時候,都能有一定的比率累積在未分配盈餘,形成企業大水庫,以防患未然。如此才可以在營運面對低谷的時候,有能力繼續照顧員工的基本生計,並在全員共體時艱,同舟共濟的情況下,突破了難關。但是,萬一如果營運情況嚴峻,而導致力不從心,用盡一切方法,仍然無法達到企業生存的基本條件,為了避免完全耗盡財力,而失去未來東山再起的機會,也只好一切按照法規,局部忍痛割捨,面對斷尾求生,做出無奈的選擇。

四、正向思考,感謝時代的考驗

企業追求永續經營,努力加上適當的經營策略,當然可以建立良好的基礎與成果。而過程中的困難和考驗,往往帶給企業經營磨練的機會,而更加強化生存的韌性與競爭力。然而目前遇到的困難卻倍增於以往的境遇,撐住這一關並突破重圍實在難度很高。只要方向、策略得宜,將可能帶來更強大的企業實力,也會因為競爭對手被逐出市場,而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日本京都陶瓷的稻盛和夫社長就曾經回憶在草創艱困初期的經驗,他們好不容易為松下電器開發成功了必須由荷蘭進口的零件,為松下電器省下了很大的成本。雖然如此,但這項零組件也因為後來使用數量的不斷倍數增加,遭受松下採購人員的一再的、屢屢的要求降價。原先京都陶瓷的反應是抗拒,並覺得很不公平。隨著採購人員的態度日趨強硬和雙方談判氣氛的嚴峻,京都陶瓷放下了身段,改變思維與松下電器懇談,得到了客戶心目中期待值的結論。於是京都陶瓷開始回頭很嚴謹的檢討每一個製作過程的成本,如何提高效能,並達到降低成本的結果。這番過程和努力,使他們獲得了更好的績效,促成了雙方滿意,合作雙贏的成果。稻盛和夫每次回憶這段往事,都會心存感激之情,因為如果當初松下電器不是這樣的嚴峻和無情的要求,他們不會以攸關生存危機的意識,痛下決心付出改革創新的努力,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帶給自己更多的進步,也使企業反而因此而長期的更加受惠。

由此正面的心態來看,考驗越大,促使成長的機會越多,提升競爭力越強。而處在目前這個通貨緊縮,經濟下滑隱憂的年代,企業的經營,很容易就會面臨被景氣擊倒而一蹶不振的命運。企業能夠把握每一段不同的時機,靈活的運用適當的策略,面對考驗,突破困境,往往就是立於不敗之的功力,也是成為未來贏家的重要關鍵。

(本文作者石賜亮現為中華企業經理協進會常務理事、臺商張老師)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