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賭上毛利率也要海外擴產的算計!背負張忠謀的擔憂 劉德音3大策略維持領先地位
刊登日期:2021/8/4 上午 09:42:04 資料來源:財訊雙週刊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指出,「去日本建廠是基於客戶需求,所以我們直接把成本和我們的客戶談,客戶也很支持地幫助我們克服這樣的問題。」他強調,台積電是很審慎地進行海外擴張,雖然成本會上升,但仍宣示「我們公司會朝毛利率50%以上的目標來努力」。台積電又如何能維持高毛利?關鍵有3大策略。策略1:一邊抓住客戶,一邊提前卡位。對台積電來說,美國是最大市場,中國是第2大市場,接下來才是歐洲和日本,現在,台積電在美中都已有大型投資計畫,卡住兩大市場中,最先進晶圓製造產能提供者的角色,再往日本、歐洲設廠,等於連第3、4大市場未來波動的風險都降到最低。各國在半導體產業發展上,正逐步從自由貿易,開始走向保護主義。現在是用補貼、鋪紅地毯請領導廠商去設廠;但未來,如果各國用關稅、技術輸出限制保護各國的半導體產業,挑戰將會大增。策略2:評估赴德、日設廠具戰略意義。歐洲和日本在半導體技術上,仍有不可小看的江湖地位,歐洲的ASML(艾司摩爾)生產的頂尖曝光機,就要依靠德國蔡司的鏡頭才能生產,這方面,歐洲技術獨步全球。日本在半導體材料和設備上,仍有強大實力,如日本信越化學,是全球矽晶圓的龍頭,在特殊矽晶圓生產上,有難以撼動的地位。策略3:利用國際化解決缺水、缺電、缺人困境。對台積電來說,台灣在少子化之後,人才供應速度趕不上擴廠的速度,始終是發展上的一大隱憂,缺水缺電的壓力也是一大限制。業內人士更指出,美、日、歐在半導體產業的關鍵位置,讓台積電「不得不」前往設廠;那既然要去,在各國政府大撒幣的情況下,當然是「先搶先贏」,以龍頭身分搶先築起高牆,加高英特爾、三星等對手的競爭門檻,這恐怕才是劉德音同意設廠背後的真正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