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遠距醫療卻鎩羽 信邦的大冒險啟示
刊登日期:2020/5/20 上午 10:33:31 資料來源:DIGITIMES 智慧應用
在智慧醫療產業當中,信邦也不是每次都考滿分,過去100%轉投資醫療子公司,後來卻決定收手。不過王紹新坦言,在原始設備生產(OEM)、原廠委託設計生產(ODM)、自有品牌生產(OBM)等與醫療器材廠商、醫療院所合作的過程中,都是學習與共創的經驗。信邦過去看好且開發遠距醫療系統,然而技術做得到,場域需求似乎尚未完整融入價值鏈,也導致即便系統完全開發,但還是得獲得醫院院長與主任,接受、試用、推廣這些服務。後續雖然縮減這部分的事業,但王紹新依舊認為,醫療與科技的整合,以及台灣資通訊廠商的研發、彈性、客製化服務,仍能夠替產業創造相當高的價值。信邦集團總裁梁偉銘補充說道,從技術的角度來看,真的很希望能夠因為整合主機量測設備、連接線、傳輸系統、數據整合系統、分析介面等等,進而能夠讓有心臟病等慢性病的民眾,省去舟車勞頓之苦,居家量測即可。然而,付費生態也是良善立意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前行的高山,在居家量測等遠距醫療與行動健康的服務過程與健保、商業保險、個人付費、醫療院所分潤機制完善整合之前,要穩健發展,有相當大的困難。「技術自有就自己研發,沒有就跟別人合作」在這樣快狠準的分工發展下,也與台大醫院有良好的測試結果。然而,此遠距醫療事業體系執行了約莫8年,商業模式與付費機制依舊無法順利誕生。梁偉銘分析,再加上機器與軟體要付費、醫病關係的互動、醫院病人數的調配等諸多待解決的問題之下,雖立意良善,在當下的時空背景,此案沒有獲得空前的成功。在少量多樣的醫材生態當中,目前共應給全世界醫療大廠已超過15年,針對未來3~5年的市場策略規劃,王紹新坦言,客戶需求量穩健,在10家醫療大廠當中,也已與約莫6家長期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