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合資、入股策略多頭並進 鴻海拚晶圓自製 2025如何達標?

刊登日期:2022/6/9 上午 12:41:51 資料來源:yahoo!股市/ 財訊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總監楊瑞臨認為,鴻海往半導體布局是正確的方向,也不只是喊喊而已,是玩真的!盤點目前三座晶圓廠的情況來看,以馬來西亞SilTerra8吋廠的貢獻最值得期待,而接下來,鴻海將借助馬來西亞政府,以及DNeX集團的力量,進一步跨入12吋晶圓廠的領域。《財訊》報導指出,除了晶圓製造之外,鴻海在車用小IC的布局以結盟、合資,甚至是入股的方式加速腳步。鴻海去年8月與國巨合資成立了國創半導體,時隔9個月後,就在今年5月,鴻海與國巨共同增資國創半導體,再由國創半導體認購富鼎私募案,砸下近29億元取得富鼎30%股權,一躍成為最大股東,完備了低中高壓MOSFET產品陣容。《財訊》報導指出,鴻海為全球3C產品製造代工龍頭大廠,市占率高達40%,其最大的競爭優勢即是從關鍵零組件到模組化的垂直整合能力,現在要把這樣的模式複製到電動車的布局,除了掌握電池、電機與電控三電系統之外,半導體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元件。「希望未來電動車的客戶不需要擔心現在擔心的事,要成為首家提供不缺料供應能力的EMS廠,與車用次系統廠。」不只車用IC自製,更要涵蓋90%規格,力拚2025年達到目標,這也代表接下來這3年,不僅要完成產品的開發,還要通過車用客戶驗證的考驗。鴻華先進先前僅花一年的時間,打造了電動休旅Model C、電動轎跑Model E以及電動巴士Model T的原型車。劉揚偉直言,這就是鴻海的速度。他也重申2025年達毛利率10%、電動車年出貨50萬到75萬輛的目標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