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國那套搬過來,是錯的」鴻海為何在越南摒棄百萬廠區思維?「越南製造」兩岸競爭內幕

刊登日期:2022/7/13 下午 05:18:07 資料來源:今周刊
「越南會是中國之後,我們在全球的第二大廠區,那種小打小鬧的紅色供應鏈,跟我們根本是不同量級的業者!」一名鴻海內部人士說。不只是工廠數量、擴張速度,兩岸電子業逐鹿越南,雙方在管理的細膩度、在地製造的深度,也存在不小差異。去年下半年,越南歷經嚴重疫情。當時,鴻海旗下的鴻騰精密也一度被勒令停工,「但後來,我們一個月不到就復工,那時候附近的同業,有人3個月還開不了工!」長駐該廠7年的鴻騰協理梁許國告訴我們:「能夠第一個復工,就是因為我們做得比競爭對手更多、也更快!」2020年8月,立訊越南廠被爆出員工住宿環境未達大客戶蘋果電腦的標準,但,鴻海在當地的工廠卻極少大舉建宿舍,量少則質精,因此沒有類似煩惱,且能將土地利用極大化。「越南的員工和台灣很像,大部分是住家裡,我們的競爭對手,就是把中國那套搬過來,我告訴你,那是錯的!」梁許國指出。鴻海在當地15年的深耕,讓它放下過往在中國建廠時,員工人數動輒數十萬、大搞「百萬大軍」的思惟,取而代之的,是以每座廠區人數不超過3萬的規模,在當地多處建廠。 在人民重視家庭、追求生活穩定的越南,就沒有高離職率的困擾,「我們在越南的流動率只有10%,這也讓這裡每一條產線的所需人數,能比在中國廠少一半。」陳信政說。「今天的中國,是明日的越南」,這是一位長期派駐越南的台灣會計師,給我們的形容。你對越南的想像,還是那片灰暗工廠搭配無數作業員的苦勞場景嗎?巨變中的越南,就要顛覆你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