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為何看上蔣尚義?車用佈局還缺什麼?專家解析鴻海野心:半導體扛棒效益

刊登日期:2022/11/22 下午 12:05:19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
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分析,鴻海之所以這麼做,背後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要借重蔣尚義的經驗、資源和人脈,協助晶圓廠建置,「鴻海是圈外人,蔣尚義是圈內人。」隔行如隔山,半導體是個複雜且水深的行業,決心發展半導體的鴻海仍有許多工程需要完成。在這樣的情況下,鴻海找來這位半導體老將,除能夠穩定軍心、起到號召業界人士加入的作用外,蔣尙義也能夠再重大決策上,給予實質的建議。鴻海才剛宣布將會與印度跨國企業Vedanta合作成立公司,於當地設廠生產半導體。根據《路透社》報導,預估投資金額將達200億美元,鴻海則證實地點將會在印度的印度古茶拉底省(Gujarat),該公司將持股40%,包含晶片廠和面版工廠。鴻海買下的旺宏6吋廠之後,也需要管理人才和相關資源。從這兩個案例都能了解,鴻海對半導體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吳金榮說:「以半導體產業來說,鴻海比較沒那麼熟悉,而 蔣尙義的人脈很廣,能夠協助鴻海找到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 。」吳金榮也認為,鴻海或許之後還會持續投資蓋廠,「現在大家都想要蓋自己的晶圓廠。」 對鴻海來說,如果要持續投資建設,蔣尙義將能起到「扛棒(招牌)效益。」吳金榮分析:「 鴻海現在不可能自己做晶圓代工,但他可以持續投入矽製程的車用半導體,例如功率半導體、微處理器等等。他自己要用,也可以賣給別人。 」蔣尚義與鴻海S事業群總經理陳偉銘,是台積電的同事,兩人在蔣尚義剛加入台積電之初就認識。由於鴻海在車用半導體佈局相當廣泛,於不同的國家也都有佈局,希望能借助蔣尙義豐富的國際經驗,在策略、技術上給予鴻海半導體發展上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