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上銀何需大銀?」卓永財公開長達23年的超前部署!

刊登日期:2020/8/7 上午 09:52:57 資料來源:遠見雜誌
上銀過去主打的滾珠螺桿,屬於微米級製造,恐難跟上未來高階製程所需要的奈米級線性馬達。「要是被取代,還得了?」當時,卓永財早有危機意識,因此1997年成立大銀,展開布局。沒想到才剛起步,1998年便碰上亞洲金融風暴。但,卓永財也沒放著危機乾等,反倒趁金融風暴後、1999年收購韓國三星裁撤的莫斯科實驗室。這間實驗室,成了大銀後來21年的關鍵研發基地。九年後,大銀又遭逢金融海嘯危機,但卓永財同樣抓住轉機,趁勢收購美國的控制系統廠。兩次收購奠定了大銀力矩馬達與控制技術的關鍵競爭力。卓永財相當自豪,做線性馬達的廠商不少,中國大陸就有上百家,但能像大銀同時製造驅動性的力矩馬達,全亞洲只有兩家。幾年過去,確實半導體的前製程、擴充部分,已開始由滾珠螺桿轉向線性馬達。因為大銀提早布局、扎根技術,順利接下半導體設備前三大廠訂單。如今,連中國前十大的鋼具模廠,都捨棄滾珠螺桿的傳動模式,改採線性馬達。卓永財預估,未來工具機走向高值化,大銀的力矩馬達將扮演要角,於兩三年內逐漸放量。目前,大銀與上銀形成機電整合,雙方合作,而非競爭。上銀集團今年在廣州布建汽車龍頭廠生產線,幾乎用上兩家公司所有產品與優勢,最後順利落成。卓永財直說,「要是少一家都不行。」如今,卓永財布了23年的局儼然成形:由上銀負責機械、元件、工業機器人;大銀負責電機、控制、系統整合。他更驕傲說,「全世界會做電機、滾珠螺桿、線軌,還會系統整合的廠商只有上銀集團!」今年雖逢疫情,但大銀因自動化訂單增長,第二季營收仍較去同期成長6%。卓永財樂見未來二、三年,大銀積攢23年的實力將逐步發酵。「養了大銀20多年,總算有了成熟的技術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