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工廠變聰明!勤美導入AI平台,決策時間從2小時變30秒

刊登日期:2020/9/1 下午 06:39:28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兩岸最大鑄造廠勤美,如何成功用AI避開風險地雷,並解開老師傅「心結」?「就算是搬著石頭砸自己的腳,也要做,」勤美業務副總曹嘉仁說,「這股浪潮不可逆。」利用數位工具輔助工廠生產及管理,曹嘉仁坦言自己「十分有感」。7年前,曹嘉仁從中國廠回到台灣,駐守在勤美鑄造事業的起家廠,同時也是台灣產量最大鑄造廠──勤美新竹廠。開始從台灣運籌帷幄兩地工廠的狀況。「剛導入ERP系統,全工廠沒有人會用,」曹嘉仁意識到當時40歲的自己,竟是廠內數位化程度最高的員工。為了在未來不被淘汰,曹嘉仁在這座勤美起家的新竹廠內展開一項看似簡單、時而艱難的任務──黑手工廠的數位轉型。首先第一步是先數位化報表資料。曹嘉仁開始陸續找了3、4間系統整合廠,到廠內做簡報。2019年,成立了4年的訊能集思(Synergies)到勤美做簡報,以鋼鐵人助理「JarviX」為名稱的AI平台引起曹嘉仁興趣。張宗堯直言,台灣沒有做數據分析的通用平台,JarviX就是要讓每個人都能做數位分析。恰好,身為傳統鑄鐵業的勤美找上訊能集思。曹嘉仁首先開給訊能集思兩個鑄造廠最重要的需求來測試,一個是「不良根因解析」,另外一個是「生產排程」。曹嘉仁決定讓剛導入的AI平台上場,找不良品發生的原因。他讓員工輸入參數,找出導致飛輪殼「氣孔」的不良根因有哪些?結果,只花3天就找出原因。「如果照過去師傅們一步步試錯找原因,最少要花一週,」曹嘉仁說。飛輪殼是拖拉機的核心部件,若是生產沒發現不良,到出貨後才發生故障,整台車會被招回,「屆時賠償費用是數以千萬台幣計。」「數位轉型是一個整體效果,分階段慢慢地逐步前進,」曹嘉仁沒打算停下來。我想要創造黑手廠的榮耀感,廠在進步、員工在進步,然後年輕人願意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