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縫紉機殺到E-bike!齒輪大廠去年EPS大賺8元 老總:我們拒當中日的夾心餅乾

刊登日期:2022/6/17 下午 11:46:03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鈞興機電總經理杜春輝分析,台廠定位就像夾心餅乾,往上難以真正取代日本,但跟大陸比價格,更可能拚不贏,只有轉向高門檻、少量多樣的利基市場,才有活路。在鈞興董事長高國興「跨行業不跨產業」的原則下,靠著一個「努力做到極致」的零組件為支點,杜春輝不斷地尋找新成長曲線,尋找齒輪應用的新場景。談及鈞興進入E-bike這些專案雖然未果,卻讓杜春輝站在巨人肩膀上,看見應用齒輪的新藍海。保持開拓精神,鈞興團隊又從齒輪組擴大系統整合,為台廠攻電動腳踏車機電系統設下新路徑。諧波齒輪組結構單純、體積較小,能將高轉速的馬達減速,轉換成更大的扭力,當中需要精密設計,以及調校製程,這正是打磨齒輪21年的鈞興最為擅長之處。鈞興將齒輪組整合馬達傳動、電控、電池,成為E-bike三機模組,發表不到一年,就已吸引十多家廠商前來投石問路,包含國內兩大腳踏車品牌廠。杜春輝觀察,比起大量生產的消費品、電子零組件,工具機、園林設備的進入門檻高,卻不容易被取代,客戶要求的是品質與穩定的交期,被客戶殺價壓力較小,這點和客製化、供應鏈封閉的自行車產業很像,也成為鈞興優勢。轉型永遠不嫌早,杜春輝看E-bike市場也有跟許多供應鏈業者有著同樣的感慨:「其實成功不在我,鈞興只是一個選項,只要讓捷安特、美利達這些台灣之光的品牌,在E-bike時代,也能真正再靠近MIT一點,一切也就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