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安特女董座專訪:曾經,覺得騎電動自行車很弱

刊登日期:2019/11/13 上午 11:14:47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
杜綉珍說,內部決定要做,但共識是:就算做,也要讓顧客體驗捷安特「只做唯一」的精神。她將研究電動自行車及傳統自行車的成員,組成同一團隊,找來對電機與電控理解的人才進入,在營收最低潮的2017年,他們的研發費用比率是近7年新高,杜綉珍要求原有員工,「不只要設計傳統自行車,你要想將它加上馬達、電池的時候,它會怎麼樣,要一併考慮。」對理解馬達技術的新同事,她要求,即便有馬達助力,但不能讓消費者騎車時失去突破、挑戰的感覺,「我覺得這很重要。」巨大發言人李書耕描述,自行車的馬達不能喧賓奪主,「你騎的時候,電動自行車給你的電力,要模擬自然騎車狀態,就像有翅膀在後面幫助你。」同業多選擇機電大廠Bosch所提供的馬達做為心臟。以歐洲熱銷的高階電動自行車關鍵零組件來說,Bosch最大宗,因占盡地利之便,加上本身品牌加持,市占率高達5成。其餘則有日本Shimano、山葉(Yamaha)等。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梁志鴻指出,Bosch的做法是,一次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給整車業者,從馬達、電控到電池,它都協助整合。如美利達就是採用Bosch電機系統。輪彥國際副總編輯陳柏如指出,多數組車廠都跟名氣最大品牌合作,第一品質有保障,第二售後服務完善。這讓美利達的電動自行車營收占比始終比巨大高。2016年,美利達占比達11%,巨大才8%;今年,巨大上半年28%,美利達已來到38%。杜綉珍指出,巨大要求馬達供應商依他們提出的需求,專門設計專屬馬達,巨大則是自製電控(電控為電動自行車的驅動軟體),「電控如何充分支援功能,那個是我們自家的軟體。」堅持自己做「心臟」,以維持差異化的抉擇,在電動自行車產業很罕見。以研發費用來看,以去年為例,美利達每年只需要付出營收0.23%做為研發費用;巨大卻要花到1.37%。巨大研發App,幫助經銷商維修,巨大堅持一條龍之路,是對還是錯,仍待時間驗證。有主張,就不會畏懼做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