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CP值高手談賣精品的風險與策略 到義大利做百萬電動重機 光陽柯勝峯打什麼算盤?

刊登日期:2020/12/10 上午 12:00:00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第1726期
在新戰場用舊品牌升級,光陽(Kymco)董事長柯勝峯如何思考這個策略及其風險?電動機車市場,你要說它大,需求很大很大;你要說小也對,因為今天市場上是沒有多少品牌的,潛力到哪,取決於你的產品是不是能夠帶動大家的渴望。他們打造了一輛新台幣一百萬元以上等級的電動重機,這價格帶和光陽目前擁有的最貴機種來比,是兩倍以上,是很大很大的跳躍。以光陽的品牌定位,要去銷售這種屬於激情、感性訴求的產品,不容易。這輛車上市是二○二二年以後,我必須想那時候的市場景象及環境。先想汽車界會發生什麼事?各大品牌到時一定會有不只一款電動車上市,會不斷為電動車造勢。電動車發展會帶動基礎建設的發展,拜登當選總統,他也有一個計畫是要增加美國的電動車充電站,這些也是我們這輛百萬電動重機的基礎建設。也就是說,未來充電站等設施會相對完善,到時就會是「萬事皆備,只缺東風」,缺的,就是一輛大家想要的產品,那是不是能由光陽來提供這樣的產品?這旗艦產品是扮演塑造Kymco電動機車的品牌形象,那要怎麼升級?Kymco不能變,但產地可以變,我可以讓消費者有更多附加價值。「義大利製」,本身就是很有吸引力的。如果是做五十萬(元)的電動機車,以今天的成本來說,這輛車帶來的效果,是無法傳達我們技術是走在最前端的。如果特斯拉一開始做(較平價的)Model 3,絕對無法奠定它是電動車領先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