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陳莉蓮憶嚴凱泰 他曾說:沒有自主品牌 台灣汽車工業永遠是代工配角

刊登日期:2021/12/27 下午 03:09:14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接受專訪表示,現階段要務實地:「穩」住腳步、調「好」體質、「轉」型定策,把握跨出下一大步的機會。隨著節能減碳環保要求,汽車產業「新四化」,即「電動化、智能化、連網化、共享化」趨勢,將加速創新商業模式發展。以裕隆、鴻海兩大集團的強強結盟為例,在新能源、智能、網聯、移動生態系等產業趨勢,都帶領集團朝向下一個十年轉型升級之路邁進。我當前有兩個要求:鞏固與優化。這包括裕日車、中華車、納智捷三家品牌公司,未來五年的新產品導入、推出計畫,要「擴大力度、加快腳步」,因為產品是出海口,是一切發展的根本。裕隆汽車要發揮它製造的優勢,尋找多元客戶及新業務,例如「電動物流車及儲能業務」開拓等。至於裕融企業,在融資事業上已橫跨「汽車、企業、消費」三大金融市場,未來要持續深耕多樣化產品,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在水平事業方面,包括出行服務(格上)、維修通路(行冠)及充電網路運營(裕電),除了自身業務開拓外,未來也會與集團企業創造出綜效。我上任之後,歸結主要就是做幾件事,一是重大決策變革。包括自主品牌納智捷朝「開放平台」務實轉型,其次、新店裕隆城改「先商業後住宅」,有序推進。這兩件事,穩住了裕隆集團的財務。這兩件事說來輕鬆、做來複雜,若沒有裕隆的團隊,確實不容易做到。第二件事是針對組織文化的改變。我特別重視「開放透明」的組織文化。這幾年在組織管理上,我第一是推動「7+2」的管理架構。對裕隆集團旗下各事業體授權賦能,賦予集團企業更多權力,讓接近市場的人說話,更能聆聽市場的聲音。所謂7+2的管理架構,即七家主艦企業、兩家專案管理公司。前者包括裕隆、中華、裕融、裕日、納智捷、鴻華先進以及嘉裕,後者則包括裕隆集團大陸總部、裕隆建設。分層管理,層次明確。第三、是針對重要策略議題,成立集團、跨公司策略專案小組對應。我三年前接掌裕隆集團後,以「務實轉型」做為經營基調,今年集團五大上市公司都恢復盈利,未來面對的挑戰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