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人+農業人,殺出一條塑化產業新路 54歲石化廠做保鮮袋! 台聚一千天攻進好市多實錄

順昶塑膠股份有限公司
刊登日期:2019/9/4 下午 02:48:27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第1660期
去年12月,好市多進廠稽核,當時順昶上下信心滿滿,畢竟已挺過多次日本客戶的檢視;然而稽核結束、收到報告時,「覺得不可置信,竟然有20幾項不及格!」吳東陽說。翻開報告內頁,包括作業員洗手的頻率、穿脫衣服是否有固定的點、捕蚊器的數量,甚至燈具是否有燈罩,都是被稽查的項目。順昶估算,如果全部依好市多的要求修改,至少得花1000萬元。目前鎖鮮袋的開發團隊共十人,其中農業、化工背景各有四人。這幾乎是台聚集團半世紀以來,第一次對外招募農業人才,在專業知識差異甚大的情況下,也歷經一段磨合期。如一次產品開發會議,化工人因為把農作物「一視同仁」,不明白為何香蕉的保鮮極重透氣,但菌菇卻完全不能透氣,而與農業人雞同鴨講。此後一年,吳東陽讓兩群人互幫對方上課,解開溝通障礙。開發出針對家庭用、B2C的鎖鮮袋後,順昶團隊正透過各地產銷班,供應給農民採收用的保鮮袋;下個目標,將瞄準通路商的保鮮需求,「因為台灣每年有9%的蔬果,是在通路端被丟棄。」吳東陽說。不過,保鮮袋市場打開後,石化龍頭台塑集團也將切入,在第四季推出產品。領跑的台聚面對重量級追兵,挑戰仍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