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評價」重塑中國學名藥市場 法德生技「中美雙報」新契機

刊登日期:2017/4/24 下午 11:22:28 資料來源:環球生技月刊
「一開始醫院也不想承接法德的BE 試驗,直到法德搬出在美國進行BE 的方案與結果,醫院才有興趣接洽,甚至希望法德能分享一些在國外進行試驗的經驗」,黃逸斌分析,中國推動一致性評價,是希望發展成「製藥的強國」,並採取「仿( 仿製藥) 創( 創新藥) 並重」的策略。他也認為,中國採取仿創並重的做法值得讚賞,因為中國90% 的市場是學名藥,不可能讓這些學名藥廠突然都去做新藥。產業的重整預計會在兩年內完成,現階段不少中國大型企業已擬用併購的方式,加速到位。根據《E 藥經理人》依公開訊息統計,2016 年中國醫藥行業併購重組案例428 個,交易規模超過1,620 億人民幣,北京清華大學醫療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曹健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現在中國藥企普偏缺乏研發能力,使得有資本的企業開始搶占那些具研發競爭力或是仿製能力強的企業。黃逸斌指出,中國現階段在資源與基礎不夠穩定的狀況下,台灣應看清自己有多少資源,把基礎強化,再憑藉過去累積的經驗,發揮優勢。法德已於今年2 月宣佈與印度的國際製藥廠Wockhardt,簽訂長效型降血壓產品在美國地區銷售合約,Wockhardt 將先支付法德藥銷售授權金共200 萬美元。法德以「中美雙報」優勢加速其學名藥於中國的審查,「這是契機,使法德成為各家有意進入中國市場的合作首選、成為藥廠結盟的對象,也進一步扮演成為藥廠授權在中國生產和銷售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