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購廢3C起家 引進台灣管理制度 醫材股后康友 攜手中國進軍東協

康友製藥控股有限公司
刊登日期:2016/8/30 下午 03:09:27 資料來源:遠見雜誌2016年9月號
康友董事長黃文烈在1990年代進入中國大陸,十多年來,收購20、30家國有企業,數量創下台商之最。他扭轉國企經營不善的頹勢,更是電子跨足生技業的例子。康友還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商機,進軍印尼動物疫苗市場。台灣有人收購廢五金,秤重轉賣,有生意頭腦的他,看到美國的二手電腦、手機可以論件銷售,轉賣到大陸、中東、東南亞等新興國家,便做起了廢3C生意。不同於一般台商,他不從台灣找人,反而建立大陸人治理大陸人的管理模式。康友終於順利地拿到了藥證,新廠開始生產九種原料藥、55種輸液,營業額從此快速成長,每年成長最少1億人民幣,成為大陸第六大輸液業者。「衛生安全、自動化生產,」洪紹恒參觀後,留下深刻印象。當大陸唯一的禽流感疫苗業者——哈爾濱維科生物想找合作工廠,董事長付朝陽欣賞黃文烈的判斷力和工作效率,兩人一拍即合,今年2月簽約,在印尼成立BPA公司,投資20億元,7月就到爪哇省茂物市設置動物疫苗工廠。BPA董事施家貴分析,印尼養雞業者超過八成是華人,一天生產3200萬個雞蛋,很看好未來的疫苗發展。在兩岸關係互動急凍的當下,康友、維科攜手合作,進入東協市場,堪稱是兩岸共創商機的模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