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鞋王」張聰淵 為什麼一舉躍登富比士台灣首富?

刊登日期:2021/5/7 下午 04:00:39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張聰淵今年已經72歲,超過50年的鞋履製造經歷,2004年在廣東中山設立華利實業,設計、生產各種鞋底、鞋材、鞋類產品等,Nike 是最大客戶,華利是 Nike前十大鞋履供應商,而華利前五大客戶(Nike、VF、Deckers、Puma、Columbia)訂單占收入 85%。同時公司也是 Converse、UGG、Vans、Puma、Columbia、HOKAONEONE、ColeHaan 等品牌鞋履產品的最大供應商,為眾多國際知名大牌代加工鞋履。從華利集團IPO招股書披露,揭開了張聰淵打造的鞋業王國,逐步發家致富的一角。張聰淵家族自2018年開始,該家族就對其控制的鞋履製造相關資產和業務啟動了整合工作,主要途徑為股權收購、業務收購的方式。張聰淵家族先通過家族控制的中國香港公司收購了15家越南工廠和多明尼加工廠、收購24家貿易公司的貿易業務,再通過華利股份旗下子公司收購了中國香港的15家公司。公司共有43家子公司。其中,越南、多明尼加、緬甸子公司均為製鞋工廠,香港、中山為貿易結算中心,中山還承擔開發設計中心功能,台灣則承擔部分鞋材的採購。華利集團做大做強,主要是倚靠大陸運動鞋代工市場的巨大商機。中國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運動鞋服零售市場,同時也是增長最快的市場。尤其大陸興起的炒鞋熱潮,帶動運動鞋服產業新的增長熱點。而運動鞋的產品附加值高、產業鏈壁壘高,且對個性化、潮流相對不敏感。據市場調查機構Euromonitor指,2019 年全球運動鞋零售市場規模 1400 億美元,過 5年複合年增長率為 7%,相應運動鞋代工市場年產值為300億美元,具巨大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