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衣冠全球 薛敏誠決勝南向

刊登日期:2020/8/3 上午 08:58:18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以公司南向起點泰國為例,薛長興1988年赴泰國設廠前,曾考察過菲律賓、印尼等地,但當時泰國政府為了吸引外商投資,成立投資管理委員會(BOI),任用許多從海外歸國的高知識份子在BOI服務,溝通辦事極具效率,也無官場陋習,高水準的服務讓薛長興決定在泰國投資,至今已在當地投資三座工廠。薛敏誠指出,薛長興1989年以「來料加工」模式到大陸深圳設廠,但2008年大陸政府實施「勞動合同法」後,廣東多地出現罷工、追溯薪資的情況,薛長興深圳廠也陷入風波,迫使公司必須盡快找到備用生產基地。也因此,相較於泰國的審慎考慮,薛長興南向的第二站柬埔寨因面臨時間壓力,必須很快做出決定。隨後薛敏誠得知,在柬埔寨鄰近越南邊境的曼哈頓經濟特區,因用電來自相對穩定的越南,且不像柬埔寨其他地方需要自己填土防治水患,海關等官員在當地都有辦公室能方便辦理手續,他在考察當日立即決定在此地投資,僅三個月就建成首棟廠房,開始招工,且以每個月完成一幢新廠房加入生產行列,展現驚人效率。即使近年的投資策略,薛長興仍首選規範完善之地。薛敏誠表示,許多人可能偏好投資越南的北越地區,但公司2014年投資的越南廠就優先考慮成本較高的胡志明市,希望藉此降低經營變數與投資風險,而越南廠也確實發展順利,近期更完成大規模擴建。除了去得早,薛長興在南向過程中,在東南亞大量使用台灣幹部,數量是其他台企數倍。薛敏誠說,寧可為此多付兩倍薪資給派駐台幹,「我們每個廠都有約20個台幹,其他同業則是幾個台幹加上陸幹們共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