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除了養豬、堆肥,也能發電!直擊全台最先進生質能電廠

刊登日期:2019/8/12 上午 08:53:59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679期
「在台灣的生質能廢棄物處理領域,山林水可說是走在最前頭的,」第一是搶到先機,搶佔領先優勢,在其他人都還沒踏入領域時,就先樹立門檻。2006年,山林水開始透過楠梓污水下水道累積領先優勢,比中鼎、大陸建設或日勝生等都早許多年。逢甲大學綠色能源科技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呂晃志認為,台灣絕大多數環境工程公司規模較小,山林水的優勢,就是背後有母公司力麗集團,有足夠資本可投入,才能在全台拿到水處理的大案子,例如中部許多廢水處理案。「大型工程案,往往都是一個成功實績再帶來下個案子,」他更強調,山林水不只是拿到案子,又經營得不錯,有好的實績就會獲得政府工程標案青睞。第二個關鍵,就是運用集團優勢,以併購擴張至新領域。山林水總經理廖宗銘指出,山林水分析市場需求,看到世界趨勢走向循環經濟,於是從原本污水處理領域,朝全方位環境工程公司轉型,近期許多新動作都符合此一方向。包括2017年底併購全台最大焚化廠底渣處理廠力優勢,已陸續取得台中、嘉義及屏東等地底渣處理業務,穩定貢獻營收。最新嘗試,是要把廚餘從焚化爐拿出來。但山林水的最大挑戰,其實是法令彈性跟不上技術進展速度。廖宗銘說,他聽日本循環經濟專家來台說過,廚餘可以零廢棄、全回收。發電後污泥處理不論是當燃料發電、做肥料或飼料,日本政府都提供補貼,但台灣農政單位仍偏保守。他指出,有政策方向引導鼓勵,業界才會有相關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