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第三代半導體落後中國!穩懋陳進財:看到兩岸競賽隱憂,長晶技術是戰略物資

刊登日期:2021/6/16 上午 11:11:57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
穩懋董事長陳進財指出,中國宣示花10兆人民幣發展第3類半導體,是因為這牽涉到太空跟雷達及軍工科技,對國防有大影響,成國家的戰略物資,因為中國第1跟第2類半導體落後,寄望在第三類彎道超車。穩懋在第3類半導體的定位是專攻RF這塊,做最前端的設計,陳進財指出,「長晶跟跟基板這塊比起來,台灣是落後中國,」他指出,穩懋在晶圓代工製造這塊已做十幾年,3年前就能量產供應,可以說,穩懋是領先中國,技術跟歐美相近,但他坦言「應用是中國多,是大市場,」比方中國有人造衛星產業,美國人SpaceX也發展得很前面,穩懋也在供應鏈裡。「中國砸很多錢,兩岸對智慧財產權的認定與態度也不一樣,中國企業可以得到國家資源支持,等於研發經費國家幫忙出,他們沒有太多顧慮,所以追趕的速度也相當快,雖然現在還有一點距離,但不可以輕忽。」陳進財說。陳進財提醒,長晶方面除跟Gree及日本供應商買,中國的長晶品質現在看來也已接近Gree,算是二級品,但「我們連二級品都還不行」,他指出,現在台灣有做長晶的是太極跟環球晶,穩懋也努力幫助在製程上幫這些台廠跨出去,完成認證。「對穩懋來說,當然可以採購全球產品,但這已經算是戰略物資,有隱憂是隨時說斷供就可以斷供,跟疫苗一樣,台灣必須自己能供應,算是一種戰略物資。」陳進財指出。另外在RF人才端台灣也面臨考驗,陳進財分析,台灣設計及製造化合物半導體人才都少,台灣多數人才集中在系統設計上,為此穩懋從基礎人才培育做起,到交大、清大、淡江及成功、台大合作,跟校方共同開發研究,提供學生獎學金及派專家到校授課,期望補足人力不足。「台灣必須在長晶上盡快補強。將來電動車或衛星電池,碳化矽或氮化鎵都可以扮演關鍵角色。」陳進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