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千億營收,鴻海小金雞樺漢搶當IPC霸主

刊登日期:2022/7/29 上午 01:37:17 資料來源:遠見雜誌2022 / 08 月號
如果在全球第一網路服務商Google、最大IC設計公司聯發科與硬體組裝、代工霸主鴻海之間,能有什麼共通點,那便是他們都將自己對萬物聯網的夢,織在一家過去投資人或許有些陌生的、工業電腦(IPC)大廠樺漢的身上。朱復銓幾次出招,幾乎箭無虛發,無論是投資,還是吸納策略伙伴,在他眼裡,所有的合作,背後,其實不外乎兩個關鍵。關鍵1〉精準投資,共好共贏:「別看我的投資包山包海,所有案子,我都先思考,我有沒有能力幫的上忙?互蒙其利,而不是榨乾對方、滿足自己,」朱復銓解釋,帶來資源、客戶甚至是擦亮對方視野的「盲區」都算是「利」的一種。入主帆宣後,朱復銓舉例,他就曾為了一個部門的赤字,連續三個月,每週勞師動眾地與經營層開會。剛開始,就算會議找來各部門報告,也只得出「產業特性就是這樣」的答案,直到大伙看見朱復銓不買帳,仍鍥而不捨地問,才終於擠出改善計畫、看見團隊的盲點。又如這次吸引Google入股,朱復銓也是第一個問自己,「樺漢憑什麼?」他深知,Google在「雲端」雖然有廣大的一般用戶,但在工業、商業客戶,市占率不比亞馬遜的AWS,這時,樺漢在「地端」擁有25萬Tier 1企業客戶、5000家配合系統廠,雙方若能整合雲與地,就能帶給Google不凡的成長。關鍵2〉要開放,又要達到綜效:就算樺漢和Google合作喊得價響,在維持開放、對客戶便利的原則下,樺漢的伺服器、路由器等硬體設備,也不會因此放棄支援亞馬遜的AWS或微軟的Azure。如何既開放又達到綜效,雲、網、軟、硬的內部整合,無疑是樺漢眼下最花心力的問題。朱復銓來到樺漢的前十年,打下漂亮一役,然而正如他自己所說:「昨日的勳章,擋不了今日的子彈,也贏不了明日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