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賺中國錢時代過去了!新漢出售北京金雞母 背後竟是「迫於無奈」?

刊登日期:2022/8/11 下午 06:28:05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財訊雙週刊
新漢在大陸網通產業高速成長之際,2006年於北京成立子公司興漢,新漢持股逾7成。根據年報顯示,2008年興漢就開始獲利,至今連續獲利14年。然而,就在2022年工業電腦逆勢成長之時,新漢卻出脫了這隻在大陸最賺錢的金雞母。「新漢的案例比較特殊,是因為北京子公司興漢專注於網通,所以才受到中國政策影響。」全球工業電腦龍頭研華董事劉蔚志的分析,也代表台灣工業電腦可以大賺中國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財訊》報導指出,處分興漢之後,新漢將出現近兩成的營收缺口,與每年約0.7億元的獲利貢獻;公司估計,這些營收與獲利缺口需要長達7年才能填補起來。「中國一直擔心關鍵領域被西方國家搶走,我們的技術又屬於比較敏感的領域,如果不是內資企業,政府、軍方案件比較難接到。」新漢發言人陳原彬一席話,道破該公司未來在中國的發展限制。根據《財訊》分析,不僅是歐美企業,過去與中國IT產業連動性高的台灣廠商,也早被中國劃清界線。近年來積極跨足工業電腦的大眾集團總經理簡民智觀察:「過去台灣工業電腦布局網通與資安領域都是硬體居多,但是新漢卻是少數軟硬體都做的廠商(編按:興漢有廣域網路SDWAN解決方案),在中國積極提高國產化比重下,的確容易成為第一波受衝擊的對象。」「在中國,要多元化布局分散營運風險,而且要盡量避開中國國產化政策刻意扶植的產業。」簡民智表示,工業電腦產業的屬性就是少量多樣,特別是在中國市場,更需要多元化布局,才能持盈保泰。面對中國科技業正逐步築起高牆,新漢恐怕不會是最後一家迫於無奈而退場的台資企業;未來的形勢發展,在在考驗著台灣企業在中國經營的能力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