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光電陳建良:化合物半導體乘5G起飛

刊登日期:2021/3/2 下午 12:17:46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唯有打通C-V2X,再進一步搭配感測工具來避免車輛間的碰撞,才能建構更安全的行車環境。自駕車領域為各家必爭之地,除了特斯拉(Tesla)使用「全自動駕駛(FSD)」軟體外,多數專家仍認為,LiDAR是實現自動駕駛最好的感測工具,歐洲地區新汽車法規2021年全面上路,規定所有在歐洲銷售的新車都必須要配備11項安全車載系統,包括緊急制動、防碰撞安全玻璃、智能車速輔助、車道保持輔助、側撞防護、倒車影像、緊急停車信號等,車用LiDAR將因此成為大贏家。陳建良指出,目前LiDAR有兩種技術, 一是邊射型雷射(EEL)在全新是成熟持續出貨的產品及技術,另一是面射型雷射(VCSEL);就VCSEL而言,以一片6吋晶圓來說,約可切出1萬顆晶片,最多可供1萬支手機用,但因車用所需功率較大,可偵測距離更遠,使用面積較大顆,僅能切出數百顆,而一輛車需要2~4顆甚至更多顆,也就是說,一片6吋晶圓僅可供約百輛車。據陳建良所言,目前全球磊晶主要採用機台MOCVD總量或許尚可應付,但產出量仍恐有不足的危機。隨自駕車、物聯網趨勢成型,未來無論是車用PA或LiDAR,用量都將相當可觀,化合物半導體挾物理特性的優勢扮演其中要角,氮化鎵也因此被視為砷化鎵後的繼起之秀。不論手機、自駕車或低軌道衛星,化合物半導體因產業技術特殊,一旦切入供應鏈則不易遭替換。以全新來說,在車用領域布局逾三年,已打入歐洲二大Tier1車廠,將搭5G聯網乘風而起,朝新里程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