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創新綠事業」 三路出擊
刊登日期:2023/1/5 下午 11:45:00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經濟日報
台塑集團新年「創新綠事業」全面大進擊,台塑生醫暨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宣示,今年「綠能、生技、品牌」三大面向同步邁進。綠能部分,今年底固態電池試驗產線可望上路,並將建立國產自有電池回收廠,希望2024年底與電芯廠同步啟用。電動車部分將以物流車為切入點,預計今年底前上路測試。生技、品牌方部分由台塑生醫負責,看準再生雙法通過,去年投資常春藤生命科學,全力衝刺細胞療法,最快今年可拿到臨時藥證。希望透過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大量化生產後,把末端細胞療法的費用降低,嘉惠更多的癌症患者。台塑新智能位於彰濱工業區的2.1GW(10億瓦)磷酸鋰鐵電池芯廠預計2024年完工。王瑞瑜表示,希望不僅從模組到電池芯可100%國產化,連電池回收都可以做到、同步到位。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指出,初步規劃的電池回收中,包括正極片的邊角料、不良品回收等,正加速建置電池回收廠,目標電芯廠正式投產前、2024年上半年就位,就能做到從生產到電池回收全產線具備。回收的電池種類不限種類,包含鋰鐵電池、鋰鐵錳電池、固態電池等,次世代電池也都可回收。其他新能源部分,結合明志科大、長庚大學研發實力,最快明年底固態電池試驗線完成建置。同時也會進行氫能、小型水力的研發案。繼打入美國aptera電動車供應鏈後,針對電動車進展部分,劉慧啟透露,已與國內車廠合作設計物流車,包括貨運跟貨卡,今年將上路測試,也會策略性參加電動大巴開發。今年也是台塑生醫成立20周年,將進行系列慶祝活動,為擴大品牌力道,已成立國外部,鎖定進軍馬來西亞、印度等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