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公布6大電池科技 估2024年推商業固態電池

刊登日期:2020/10/16 下午 12:11:00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指出,2025年到2030年是台灣電動車黃金起飛關鍵期,他呼籲政府廣設充電樁,獎勵電池技術開發。鴻海集團產品長蕭才祐表示,占整台電動車成本超過1/3的動力電池,鴻海總共發展出6大「黑科技」迎戰,包括電池快充與低溫優化、低鼓脹軟包技術、雲端AI電池管理系統、高能量密度電池、無貴金屬全新製程以及固態電池研發。蕭才祐指出,鴻海開發固態電池關鍵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質和助導劑等,可讓重量減少一半,體積縮小為1/6,電池循環壽命可以提高10%以上。鴻海集團產品長蕭才祐表示,占整台電動車成本超過1/3的動力電池,鴻海總共發展出6大「黑科技」迎戰,包括電池快充與低溫優化、低鼓脹軟包技術、雲端AI電池管理系統、高能量密度電池、無貴金屬全新製程以及固態電池研發。蕭才祐指出,鴻海開發固態電池關鍵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質和助導劑等,可讓重量減少一半,體積縮小為1/6,電池循環壽命可以提高10%以上。蕭才祐說,誰掌握固態電池,誰就有天下,鴻海規劃2024年推出首款商業化的固態電池。在車用電子布局,蕭才祐表示,電子元件一直是鴻海以強項;在自駕車領域也有豐碩成果,並已開始商業應用,例如日本機場的自駕接駁車,就是鴻海提供的自動駕駛計算整合技術。在輕量化布局,蕭才祐說,多年致力開發新材料,例如高強度壓鑄材料具有鑄造成型性優良、高強度高延展性、耐腐蝕、無須熱處理等特性,適合對重量敏感度高的電動車。鴻海開發高效能散熱密封技術,從2012年開始就應用在特斯拉(Tesla)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