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內鴻海從手機轉攻電動車 看劉揚偉如何利用5大戰略3布局創造「贏家方程式」

刊登日期:2021/3/3 下午 06:46:16 資料來源:今周刊第1263期
對劉揚偉而言,鴻海打下全球EMS龍頭地位,靠的是在機構件、關鍵零組件的掌握力。他在2月27日的電視訪問時表示,「鴻海垂直整合的能力業界第一名」,更預告,「到年中6月分的時候,鴻海MIH的電動巴士大概就成形了。」在劉揚偉眼中,「電動巴士是B2B的市場,天生就是一個台灣擅長的市場。」劉揚偉看好電巴市場的理由不難想見。許多開發中國家,如印度、東南亞,基礎交通建設不足,正傾力推動電動車,電巴便是理想的B2B項目。據本刊調查,鴻海確實與台灣多家巴士業者洽談合作中,包括成運汽車,乃至於台塑集團(旗下台塑汽車規畫生產電動卡車、電動巴士),都是鴻海打算拜訪或接觸中的對象,未來鴻海會是以自主研發或是採合作模式發表,屆時年底一款電巴推出時,就會揭曉。至於另外2款車呢?法人圈盛傳,劉揚偉口中即將亮相的兩款乘用車,一款是M-Byte,另外則是過去納智捷舊款車型S3或是U5的改款電動車,都是過去擁有一定基礎的延伸。力圖拿回採購權!複製供應鏈管理經驗 把拜騰、Fisker當成蘋果來處理。劉揚偉設定毛利率返回10%的目標,一大部分是要透過這裡貢獻而來。由於MIH擁有規格制定、認證的功能,鴻海便能藉此推出一個整體解決方案供客戶選擇,毛利可藉此維持高檔,並擁有較大的議價權。劉揚偉累積數十年的職場經驗,學會了「Problem Solving(解決問題)」的技能,在蒐集情報與資訊後,「Define and Conquer(定義問題、克服問題)」,帶著這樣的能力與精神,相信劉揚偉的電動車大夢,有機會築夢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