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蘋果、谷歌打趴 Garmin為何還能起死回生做到世界第一?

台灣國際航電股份有限公司(Garmin)
刊登日期:2019/2/26 上午 09:46:46 資料來源:今周刊
它,車用導航產品,在2008年時貢獻集團7成以上的營收,去年則不到2成;反觀2008年僅貢獻約1成營收的戶外、健身穿戴式產品領域,2018年營收占比則大幅提高到近5成,成功補足車用市場失去的嚴重缺口。可以從衛星導航的「B2B」市場崛起、稱霸;靠穿戴式產品「B2C」市場扳回榮光,不但依然保有導航市場的龍頭地位,還成功打入新的車用前裝市場;遊刃有餘在「B2B」與「B2C」的能耐,放眼業界實屬少見。它,大膽投注研發,研發費用占全年營收的17%,卻能守穩高毛利,2018年前三季毛利率達59.2%,比台積電高近11個百分點。「你一定要做到全球第一,否則沒有生存空間!」正因為對世界第一的嚴格追求,Garmin才能因應市場環境變化,克服生存危機。Garmin為什麼能贏,和它一直保有危機意識有關。一定要有「下雨天的準備」,是高民環的經營堅持。進一步展現在戰略上,便是一路從航空、航海布局到車用和戶外、健身穿戴裝置等市場與產品種類的多元化。持續投資未來,讓Garmin從初期每年4到5個新產品,目前進階到每年維持近百個產品計畫。如同高民環所說,在晴天時不忘布局雨天、投資研發未來技術,藉此不斷替公司打底新的競爭力,不但迎來了持續開花、結果的好日子,也是台灣許多站在十字路口的企業,向外拚突圍時學習的好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