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功+在地化 搶攻智慧城市大餅

刊登日期:2018/8/6 下午 09:13:07 資料來源:遠見雜誌
相對於「大陸工程」淡出印度市場,前進印度10年的「中鼎工程」仍再接再厲,近日傳出再標得天然氣工程大案。早在2008年,中鼎即進軍印度,10年來鴨子划水,已有多個代表作。除了工程事業,中鼎的另兩大事業群「資源循環事業群」與「智能事業群」,在印度也有著力點。中鼎印度公司前總經理 林天生認為:「所以要蹲點深耕,一點一滴累積信譽,」他說,台灣勢力相對單薄,只能透過與當地企業交流,打探商機。例如在廢棄物處理部分,中鼎印度就積極接觸印度大企業,如JBM、Ramky Group,相關經驗因此被國營單位「NTPC」注意到,今年5月中鼎獲邀分享在全球廢棄物管理的經驗,大增曝光機會,有利爭取後續綠能環保的訂單。全球最大民主國家的印度,也不時傳來罷工事件,這對工程團隊來說是一大考驗。「在印度做工程,一定要『自帶工』!」林天生解釋,要有自家長期合作的監工與團隊,有時要占到工人團隊的一半,才能有效掌控工程進度。在柯契港工程案,曾一下子冒出七個工會,各工會誰也不讓誰,都要中鼎給工人名額,他索性派人在工地現場「考試」,模板釘得漂亮的才入選,紛爭也順利平息。他也建議,面對糾紛,「讓當地幹部去談就好,外國人不要出面,以免更麻煩!」中鼎印度公司在諾伊達辦公室有約200個印度人,這些隨時把「24小時待命」「沒問題」掛在嘴上的當地員工,過去常會發生問他東,他回答西的情況。林天生的破解之道就是「拆分工作、設立檢核點」,管理過程中不斷驗證,隨時掌握工作進度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