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泥登陸投資案糾纏四年 徐旭東不能輸的一場中國經營戰

刊登日期:2019/7/10 下午 08:23:26 資料來源:財訊雙週刊
面對山水訴訟案,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曾說過,「這是一個good investment」,在策略上有其意義存在,只是目前比較複雜,需要一點時間。他口中的一點時間,竟然長達4年爭訟,恐怕也是徐旭東始料未及。這一切的紛擾,起源於山水的原始股東複雜,山水董事長張才奎家族雖占大股,但創始老臣與職工們合計股權也有25%;2013年張家拔擢兒子張斌擔任山水董事長,宓敬田等老臣們欲離職,要求張家把職工手中股權買回,雙方因而鬧翻;據傳天瑞便在此刻趁虛而入,與職工們攜手合作,進而讓原本是內訌的家務事,最後演變成經營權之爭,也埋下亞泥與天瑞長達4年對抗的種子。天瑞3度發動罷免經營團隊的股東臨時會,導致亞泥被天瑞踢出董事會,只能任憑天瑞自行決策。直到天瑞入主山水期間,提出增資計畫,山水職工認為,天瑞目的是在稀釋職工的持股比率,雙方因此決裂,讓亞泥趁勢發動攻勢,向職工喊話願意用港幣4.4元價格收購,最後並與中建材聯手下,終於在去年重新拿下主導權。天瑞並未就此罷休,向開曼法院申請清算並要求撤銷山水發行可轉換公司債。若山水遭清算,勢必被迫變賣資產換現金給債權人,想必這是亞泥不願見到;若法院判決山水必須撤銷可轉換公司債,也可能讓山水股票市場流通性過低,再度被香港聯交所停牌,走入下市一途。下市後的山水,最優先任務就是清償債務,變賣機器設備廠房同樣在所難免;變賣的負面衝擊為,山水在山東與遼寧最大水泥廠的地位可能不保,產能賣愈多,等於亞泥間接在東北市場的市占率降愈多。一旦成真,亞泥在東北市場形同拱手讓人,苦吞敗仗,衝擊在中國的發展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