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泥張安平的大航海時代 從土耳其進攻歐洲與非洲

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刊登日期:2019/6/18 下午 10:34:31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675期
座落在西太平洋島國上的台泥,面對動盪局勢,同樣身處歷史轉捩點,準備再次啟程出發。張安平指向之處,是台灣同業不曾踏上的歐洲市場。去年10月,台泥宣布斥資11億美元,與土耳其最大的水泥集團OYAK成立合資公司JVC,由前者持有4成股權,取得年產量約1200萬公噸的水泥熟料,幾乎相當於全台水泥廠一年產量。這也是台泥繼西進中國、取得兩岸第6大水泥廠地位後,首度跨出大中華地區,「以前我們比較專注在中國大陸,但你不能把雞蛋全部放在同個籃子裡,風險太高,」張安平的姪子、嘉新水泥董事長張剛綸觀察。為何選擇土耳其作為台泥國際化的第一步?「中國對我們來說,水泥已經做到一個地步了。現在去土耳其,對我們來說,絕對不是停留在一個點而已,」張安平強調。雖然台泥去年營收近65%來自中國,但隨著中國水泥市場漸趨飽和,加上政府實施供給側改革,加速業者整併,國營水泥集團各據山頭,台泥很難憑一己之力,大幅提升中國市佔率。「他們就是以量取勝,你很難用這一點去和人家競爭。但我們有自己的強項,可以選別的地方走,」張安平說。在他眼中,透過與OYAK合資,台泥可望先掌握土耳其國內市場,再從此轉進東歐、南歐、中亞、非洲等地區,瞄準每年水泥消費量達5億公噸的12億人口市場。此外,他更計劃在葡萄牙佈局碳交易市場,為台泥的國際化構思第二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