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客戶疫情重傷 冠星如何竄升紡織獲利王?

刊登日期:2020/11/20 上午 08:40:00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 商業周刊
今年3、4月歐美封城時,大量紡織同業被無預警砍單;但總經理林經偉指出,冠星僅有20%到30%延後出貨,「而且品牌都會主動來談責任賠償,看要補貼多少,幾乎沒有砍單!」這樣的信賴關係來自長年深入合作,例如近期出貨的高毛利布料海洋紗,就是他們耗時兩年、與德國阿迪達斯總部共同開發的結果。迅速反彈的最後一個原因,在於短纖(多為天然纖維)趨勢捲土重來。過去10幾年來,運動品牌都是機能布的天下,長纖(多為人造纖維)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專做短纖的冠星儼然是小眾異類。「但趨勢開始改變了!」一名本土大型券商分析師指出,自2017年開始,各大運動品牌都開始加重短纖產品的開發。疫情後多數人在家工作,觸感柔軟的短纖,需求量更是水漲船高。這股趨勢,除了快時尚的刺激促使「運動時尚化」(Athleisure)崛起,棉質產品更容易做出潮流感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環保概念抬頭。人造纖維不僅不易分解,生產過程還會造成海洋微塑膠粒污染,促使各大品牌紛紛轉向,進而影響了材質變化,「(未來)環保問題,是所有時尚產業都不可以忽略的最大議題!」和明紡織執行副總李桂林也指出。外界普遍認為,它的最大挑戰仍在於阿迪達斯占比過高,以及中國政策風險。「(我的)目標是阿迪達斯能降到40%左右,去年也在越南開了織廠,現在還在談上下游跟長纖端的購併⋯⋯,」林錦茂盤點未來藍圖。這間以「貼地氣」起家的公司,正持續找尋進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