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聚陽實業企業資源發展處總經理黃渝晴

刊登日期:2021/5/3 下午 12:45:11 資料來源:CIO Taiwan
聚陽實業企業資源發展處總經理黃渝晴指出,在追求低製造成本、規避匯率衝擊下,1980年代起許多台灣成衣廠商選擇到海外設立生產基地,而堅持根留台灣的聚陽實業創辦人周理平,反而選擇在1990年成立聚陽實業,至今已在全球成衣產業價值鏈中取得關鍵地位。該公司秉持著誠信、團隊、分享的文化堅持,在經營團隊運籌帷幄下,不斷創造新商業模式並跳脫傳統成衣代工廠的框架,除建立全球綿密的原物料供應鏈體系,並逐漸拓展成衣製造的產銷範疇。目前聚陽實業的營運據點遍及全球各地,在台灣總部與印尼、越南、柬埔寨、中國、菲律賓等地共有3.3萬名員工,並以嚴謹的管理思維與豐富的產業經驗,打造先進的管理系統,協調業務行銷、設計研發、生產製造、全球運籌、市場趨勢分析等的功能網絡,使聚陽現已成為台灣成衣界領航者,同時亦是美、歐、日、台各大服飾品牌與零售業者的主要合作夥伴。2018年底爆發的美中貿易大戰,加上COVID-19影響,驅動全球供應鏈的改變。聚陽實業的研發中心位於台灣,生產基地則以印尼、柬埔寨、越南為主,搭配非洲的代工夥伴,正好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也將兩大因素衝擊降到最低。以往紡織業是追求大量生產模式,專注在規模、成本即可。但是過去幾年全球卻有很大變化,要注意政治因素、經濟狀況,加上環保議題、消費者意識抬頭、公共安全等議題,因此供應鏈體質不僅要好,也得具備彈性機制,才能因應突如其來的衝擊。少量、多款、短交期 後疫情時代新常態,加速進行採購當地化之策略,以降低成本與加快時效。公司著手打造3D數位攝影棚,為產品拍攝3D數位目錄,讓消費者可透過線上瀏覽方式,找出有興趣的產品,同時確認是否符合實際需求。聚陽實業已導入超過50個流程機器人(RPA),對降低工作負擔有極大幫助。而受惠於推動數位專案成效逐漸浮現,員工也擁有數位化意識,如當客戶傳真資料過於傾斜時,也主動提出運用AI解決問題的需求,對於提升競爭力有極大幫助。已是美歐國際服飾品牌與通路的主力合作夥伴,未來在彈性的佈局規劃、新區域市場開拓下,仍可創造無數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