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統新創:紡織業邁向高科技 3面向迎挑戰與變革

刊登日期:2022/3/11 下午 01:01:43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大統新創發言人洪憲忠專訪,大統最早從代工成品布染整和生產平織及針織布起家,1997年設織布廠,當時的Tricot(特力可得)布料非常搶手,這種經邊針織布,用於運動服飾,生產Tricot的機台從12台一路增加到最風光的20台,營收占比最高一度達到2成。但好景不常,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之後,國外品牌客戶憂心供應鍊不穩定,因此轉單到東南亞,2000年開始台灣的紡織業快速外移,市場轉向越南和大陸,在台灣Tricot的終端需求突然消失。大統新創因此經歷了將近10年的震痛期。在2000年後的近10年間,北台灣的染整廠從數百家淘汰至不到50家,整個台灣的染整業除了因面臨紡織業外移壓力外,還有:環保意識抬頭,空污和水排放都要求很嚴,以及缺乏土地和第二代沒意願接班的問題。紡織染整業在台灣形成「K」型化,大者恆大,用低價搶單的業者最後都被迫離開市場或轉型,當年許多染整大廠紛紛將染整廠出租給同業,或者轉型到其他產業。在2008年到2009年間,我們跨入了Outdoor機能布的領域,公司企業理念,「培育下一代、根留台灣、賺智慧財不賺勞力財」等經營方向明確下,公司積極汰換老舊機台,從歐洲引進先端的染整機台,生產高技術含亮的特殊布品,產品陸續獲得國際的認證,也因此拿下更多的國際Outdoor品牌客戶訂單,同時也淘汰過去低毛利率客戶,因為新廠建置成本高,不宜接低毛利率客戶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