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鴻彈性交織競爭力

儒鴻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刊登日期:2012/6/25 下午 11:56:26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在台灣紡織業大舉外移的風潮中,儒鴻的高成長成了針織界的異數與目光的焦點。高成長的祕訣,在於儒鴻一開始就專攻高難度、高單價的彈性針織布,放棄在過度成熟的針織品上打價格仗。以前的布沒有彈性,現在有,整個產業界都找不到資料,台灣的生產經驗可說是空白一片,儒鴻從此領著台灣寫下生產彈性針織布的歷史。有市場眼光的其實並不只儒鴻一家,其他包括新光、遠東等大集團在內的數十家紡織廠,都曾仔細評估過這項收益豐厚的投資。但是早期的生產技術未臻成熟,產品不良率高達六成,而且一旦貿然投資,能不能順利量產,任誰也無法保證。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競爭者不是一開始就放棄,就是逐漸退出這場體力與耐力的競技。經過多年的嘗試錯誤與努力,儒鴻的產品良率提升許多,帶來其他大廠無法相抗衡的活力;不吝投資也是儒鴻成功的原因之一,新布料的開發以及流行預測能力,已成為彈性針織布業賴以生存的命脈,唯有不斷的推陳出新才能通過市場嚴苛的考驗。面對開發中國家強勁的追趕態勢,台灣的紡織業要生存,唯有靠升級;要升級,只有以技術取勝。驗證了只有夕陽產品,沒有夕陽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