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榮斥資逾百億元 雙軌加碼台美電子級異丙醇 六大創新產品朝2030年永續產品20%目標邁進

刊登日期:2024/9/10 下午 09:28:29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李長榮10日宣告啟動第四季營運轉型計畫,將以電子級異丙醇(EIPA)、消費後再生聚丙烯(PCR PP)、再生材料(Bio-based)聚丙烯、熱塑性硫化彈性體(TPV)、高反彈熱塑彈性體(SEBS)材料及軟質、透明且低雜雜質的熱塑彈性體(SEBS)材料六大創新產品,轉型定位「科學公司」,擴大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商機。李長榮總經理劉文龍表示,目前熱塑彈性體營收比約六成、電子級異丙醇(EIPA)營收比三成,PP等其他營收約一成,期盼透過上述創新產品,展開營運轉型升級,朝2030年永續產品達20%目標邁進。劉文龍透露,目前電子級異丙醇(EIPA)總產能8.5萬噸,配合區域穩健供應發展,已投資台幣21億元於中科設置二條新產線,合計年產2萬噸,預計第四季開車。至於先前宣布斥資1億元美元,跟隨台積電赴美設置電子級異丙醇(EIPA)廠,目前投資金額上修為2.8億美元(逾台幣90億元),產能維持3萬噸,投產時間將配合客戶,依序推進。電子級異丙醇(EIPA)擬為半導體業達「零廢棄物」永續目標努力。以「電子材料雙循環」為例,目前有23%使用後異丙醇(UIPA)得到回收再利用,若能全面回收,將每年能減少15千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40座大安森林公園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李長榮今年推出回收異丙醇專案,以重新純化的電子級異丙醇,正式供貨給高階製程與封裝,相對傳統焚燒方式,預計將能為半導導體公司減少碳排20%。李長榮製成創新綠色產品「循環聚丙烯改性材料」,最後供貨於成品端客戶。新材料中,可加入高達50%的消費後回收聚丙烯,並減少約25%至35%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