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與台積電並列「晶圓雙雄」,聯電股價現在為何不到台積電的10分之1?

刊登日期:2020/8/12 上午 09:30:36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2家都是晶圓代工,但經營模式還是不同。曹、張2人的瑜亮情節,「晶圓雙雄」時代正式展開。晶圓雙雄當年因為實力相當,曹興誠與張忠謀2人因此成媒體寵兒。後來台積電專注晶圓代工的成功,也成了聯電的借鏡。1995年聯電放棄經營自有品牌,轉型為純專業晶圓代工廠。但蓋晶圓廠要花很多錢,於是聯電有了與IC設計公司合資開設廠的法,一來解決了籌資問題,二來可以綁住客戶、綁住訂單。聯電當時與IC設計公司合資成立聯誠、聯瑞、聯嘉等晶圓代工公司。後來因為內部自行成立的IC設計部門,反引發客戶擔心技術被偷的疑慮。儘管聯電之後將此部門分割出去,分別成立的聯發科、聯詠、聯陽、智原等「聯家軍」,仍難獲大客戶的認同,退回續走台積電的路線時,在技術及客戶都已落後一大截。台積電這16年來不但穩坐一哥,與聯電的市值一路拉開,成為不可一世的全球霸主。現在的聯電最引以為傲的是28奈米,這個技術是自2014年開始量產,至今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技術,對照台積電的28奈米,早在2011年即進入量產,現在早就不是主要營收,而是7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聯電至今還是未能進入先進製程技術之列,也是營收跟獲利無法與台積電拉近的主因。台積電所專注的晶圓代工,多年來始終沒有分心,獲得客戶的信任,一步步擴大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先後追上三星及英特爾,非當初以資本角度出發所能看到的視野;聯電策略上選擇向上游投資,衍生出IC設計公司等聯家軍集團,未料,資金、人才問題,使其一邊被技術綁手,另一邊又被有限的客戶綁腳。曾經的「晶圓雙雄」強權年代,在台積電一雄獨大後,還要多久會出現新挑戰者,10年、20年?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