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劉德音:不做淨零,台灣就被邊緣化 台積如何帶1500家供應商減碳?

刊登日期:2021/9/23 下午 03:22:32 資料來源:yahoo!股市/ 天下雜誌
ESG委員會主席何麗梅表示,一個注重ESG的公司,長期的經營表現會是比較好的。如果一家公司的員工,只專注在公司的事情上,對社會無感或傷害,那這家公司員工的成長與視野就會受限。有研究報告發現,當公司的ESG愈廣,向心力會比較高、公司會做得比較好。台積董事長劉德音認為,很多人說我們人在天龍國,薪水又高,成績又好,這對我們公司來說是很危險的事情。如果公司都是這樣的人,公司發展會受限,所以我們希望讓大家更關心社會,注意到需要幫助的人。尤其是年輕世代,在工作追求的,跟以前我們年輕的時候不一樣,他們追求的是跟生活的整體融合,現在推ESG是剛好的時候,他們會更融入。我覺得年輕人的參與愈熱烈,公司愈有希望。現在最難就是台灣的能源政策,怎麼支持我們做到淨零。台灣有綠能政策,但太慢了。既然決定要往綠能走,就好好把綠能做好。像我們現在,幾乎買了台灣大部份的綠能。還有碳權市場,台灣到現在也沒有。全球碳費2年以後就陸續來到眼前了,台灣還因為很多問題,進展很慢。其實台灣社會對於政策的認知,經常都太政治化了。比如綠電是滿好的計劃,就不要一直去攻擊說這個做不成嘛,應該是大家想辦法讓它做成,有問題想辦法調整,讓它比較接近成功。而政府的法規也應該要更明確。譬如說,講清楚燃油車幾年以後不賣,不要有選票考量。做對的事,那企業就可以因為這個政策,及早轉型,或找出新的賺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