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1 矽智財大廠 台積當後盾

刊登日期:2021/10/2 下午 05:14:30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早期M31所開發的IP,在晶圓代工平台方面以台積電跟中芯國際為主,逐步推出產品,並陸續獲客戶採用後,開始在市場上打出品牌與評價。從2015年起,因為高通、格羅方德、上海華力等大客戶導入M31的產品,使其在2016年業績大幅成長。M31提到,過去幾年成長動能大致可分為四項,第一是新晶圓代工廠客戶與新製程技術平台的導入,從台積電、中芯,到上海華力、華虹、格羅方德、合肥晶合與力積電等代工大廠,製程節點也從0.18微米,一路前進到0.15微米、0.13微米、90奈米、55奈米與40奈米,再演進至28奈米與22奈米,以及更先進的12奈米與16奈米,甚至在高速傳輸介面領域,更邁進到10奈米以下製程。第二是新IP產品的推出,其基礎元件IP從Memory Compiler開始,再做出Standard Cell Library、IO Library、OnFi/eMMC等閃存IO產品。至於高速傳輸介面領域,從USB PHY,再做出SATA、MIPI、PCIe與SerDes等不同協議規格的設計,整個產品組合逐漸趨於完整。第三是新版本規格的演進,像是IP布局從USB1.1、2.0、3.1、3.2,再到最新的4.0規格,而PCIe規格也從 2.0、3.0、4.0,再到5.0的產品。M31因應市場對高頻高速應用的需求,持續布局相關更新領域的IP,且全產品線可滿足市場對新舊規格的需求。第四是權利金收入的增加,M31在簽約授權金收入外,也持續增加量產權利金收入。除已量產的微控制器(MCU)、驅動IC、電源管理IC、USB控制晶片等應用貢獻逐年增加外,三、四年前開始布局28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產品應用,如物聯網、影像感測、車用電子等應用領域,從2020年起進入量產,加速M31權利金收入的成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