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超強大,力智還是追,熬過10年訴訟,專訪總座如何以「犀牛精神」翻轉命運?

刊登日期:2022/1/13 下午 01:26:27 資料來源:遠見雜誌
力智總經理黃學偉接受《遠見》專訪指出,電子產品要求輕薄短小,「現在的趨勢來看,我們是站對了方向。」隨著CPU、GPU運算效能進步,電源相關需求也提高。力智的營運還沒等到開花結果,專利訴訟就如狂風暴雨般擾亂了全盤布局。「訴訟拖累力智發展,變成沒辦法專心做生意,」黃學偉指出,而且由於專利訴訟的標的是力智主力產品,當時的經營團隊為了找活路,便分散資源,投入發展保護元件、感測器產品。但新事業拓展不算成功,本業又在打官司,讓力智2010到2015年間,只有2014年小賺,其餘年度都虧損,也傳出2015年裁員兩成人力,努力求生。營運艱困下,股東兼客戶的華碩,成為讓局勢逆轉的救星。力智董事長、也是華碩執行長許先越指出,華碩本來就是力智跟立錡的客戶,華碩出手協調,終於讓訴訟在2016年告一段落。訴訟結束當年,力智便轉虧為盈,並開始逐步聚焦電源管理老本行,同時把綜效不高的新事業出售或整併。而近兩年供應鏈大亂,則給了力智顯露鋒芒的機會。面對未來挑戰,黃學偉則試圖將力智的技術拓展到多元應用,從消費性電子的電源管理技術,分散到通訊、工業、電池、車用等,一面拓展高毛利市場,也降低對單一產品(如電腦)的依賴。他表示,力智已經有與大廠合作研發相關產品,另外,上市後也擁有更多資金,不排除發動併購來進入這塊市場。許先越則是期待,上市後擁有更多資源的力智,三年後能以站上台灣第一為目標,黃學偉則認為,已經規劃好未來方向,接下來就要抱持「犀牛精神」持續前進。他拿起擺在公司走廊顯眼處的犀牛模型,指出「犀牛高貴,而且只有一支角」,象徵要走中高階路線,並且專心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