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台積電在台灣能就近溝通,卻大費周章把英特爾拉進來…聯發科蔡明介打的如意算盤是?

刊登日期:2022/8/3 下午 05:22:27 資料來源:yahoo!股市/ 今周刊
明明台積電在台灣能就近溝通,卻把英特爾拉進來,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到底在盤算什麼呢?首先,就是聯發科搶先「綁樁」成熟製程的產能。「就是在要產能啦!」一名半導體產業分析師指出,雖然現在全球的22奈米成熟製程產能,因為短期景氣修正而「相對」不缺貨,但中期來看,仍可能因為部分新增產能未能如期量產,而出現缺貨的狀況。第二,則是分散供應商的集中性風險,並且讓彼此競價、藉此降低代工費用。「以電源管理IC為例,聯發科配合的晶圓代工廠數量,通常是高通的兩倍。」以賽亞調研副總經理陳逸萍說。另一名網通IC業者則觀察,與英特爾結盟,其中一個主要考量,應該是聯發科想制衡原本的晶圓代工夥伴,讓已漲過頭的成熟製程降價。英特爾身為新進代工廠,若要挖角新客戶,勢必得做出「讓利」。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分析,英特爾的設備早已折舊完成,「拿來做代工根本是無本生意,除了證明自己有客戶,還可順便拿美國政府補助。」第三,聯發科有望藉由「製造面」的合作,與英特爾結親,為未來在「產品面」的合作埋下伏筆。有半導體分析師認為,聯發科近期頻頻強攻無線網路(Wi-Fi)晶片,但領域還是以網路分享器、手機、平板等為主,個人電腦領域僅與AMD(超微)合作。然而,如果聯發科要深化個人電腦的布局,與該市場市占7成的英特爾加深關係,確實是必要之舉。英特爾旗下仍有筆電Wi-Fi晶片部門,因此未來是否會向聯發科採購,仍有待觀察。有機構分析師認為,雖然筆電領域較難進入,但是工控市場對英特爾來說,較不重要,或許是雙方開啟合作的機會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