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積電運用大資料分析 創造半導體製程技術優勢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刊登日期:2014/11/20 下午 04:35:54 資料來源:iThome
晶圓製程從20奈米縮小到10奈米,電路線的寬度就得精準到做進一根頭髮的1萬分之一,到底台積電如何面對這樣艱鉅的新世代先進製程挑戰?不同於其他產業運用大資料分析,黃裕峰表示,半導體業運用大資料分析有其複雜度的挑戰,舉例來說,目前台積電每產出一片晶圓,通常需經過500至1,000道的製程步驟,約可產出百萬筆的製程資料,而每一個前後製程的機臺間都環環相扣,有很重要的關聯性,甚至每個機臺都可視為一個群組,有各自的特性。即便是相同的機臺組群,機臺的效能也不見得一樣,因此,如何透過分析資料挖掘出複雜製程中的變異資料,找出最關鍵的控制因子,達到所要的生產良率和品質,就有其一定難度。如何透過機臺製程資料,從這些問題中找出最關鍵的控制因子,拿來運用在半導體製程生產管理上,提供如生產良率、製程品質,甚至是節能方面改善的解決方案,也成為半導體大資料分析很重要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