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表最接近工業4.0!台積電兩大獨門武器首度公開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刊登日期:2019/1/15 下午 05:11:46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665期
《天下》獨家訪問台積電邁向智慧化的最高主管,看台積電如何把AI、機器學習導入晶片製造,不但生產速度領先對手,還能讓全球13座廠品質一致精確!台積電晶圓廠營運資深副總經理王建光認為:台積電兩大獨門武器。獨門一:降低生產週期,交期所向無敵,代工廠最強。早在2017年,台積電的台灣技術論壇上,時任台積電共同執行長魏哲家在主題演講時就提及,把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技術應用在製程管理上,「都是為了降低我們的生產週期。魏哲家透露,在約15年前的180奈米時代,一顆晶片內部約25層,生產一層約花兩天。而現在,以十奈米手機晶片為例,內部已達80層,如果一層生產週期還是兩天,代表一個產品要將近半年才做得出來,「沒有人肯等你的,」魏哲家說。獨門二:工廠一致性,不但可精確製造,還能優化。王建光解釋,工廠一致性不僅讓同樣的製程,移轉到各廠仍百分之百相同,若生產過程中滾動出更好的製程參數、更好的良率表現,甚至後來導入更有成本效益的機台時,其他廠也會跟著對準(alignment)。「一般進入量產後就不敢再動了,」王建光笑道,但在台積電,不斷優化卻是家常便飯。他沒說出口的是,光這項能力,就讓台積電建立一道同業難以跨越的成本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