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小金雞樺漢併購帆宣 搶攻智慧工廠

刊登日期:2018/4/1 下午 04:40:52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樺漢毛利約在17%上下,遠低於研華、凌華的30~40%。這是將鴻海EMS模式移植到到工業電腦產業。樺漢併購成長,也一舉擠下穩坐工業電腦龍頭多年的研華。研華主打品牌,積極經營系統整合商的通路,樺漢則是專注代工生產。但2014年樺漢掛牌後一連併購,尤以2016年併購歐洲S&T取得德國控創的控制權後,開始對研華構成直接威脅。「控創和研華本來就是競爭對手,」一名工業電腦業者坦言,樺漢就是買了研華死對頭的概念。拓墣科技通訊寄資料運算分析師李欣怡分析,「工業電腦產業少量多樣、高毛利的結構漸漸被樺漢打破,也讓『雙強爭霸』局面成型。」攤開2017年財報,樺漢營收達354億,成長率達144%;研華營收443億,成長率僅6%。2018年樺漢完全整併S&T後,營收可望衝破500億,加上合併了帆宣,將擠下研華盤踞多年的世界工業電腦龍頭寶座。巧合的是,樺漢宣布入股帆宣前一日,研華董事會也剛宣布以3億元取得日本物聯網系統整合商Nippon RAD19%股權,雙方合作成為日本物聯網系統整合共創夥伴,針對日本的智慧工廠及工業4.0應用加速拓展。研華在工業物聯網和智慧工廠的耕耘,也是不遺餘力。"相較於有富爸爸支持的樺漢大手筆併購成長,研華無論入股或者併購的金額都小很多,資本規模不大的研華,策略則是走共創模式,和上下游結盟一起進軍智慧製造、工業4.0的領域。"這次併購也代表工業電腦的代工天王,靠著併購快速變臉,在智慧工廠大行其道的時代,樺漢積極往整廠輸出的層次提升,跳脫只是單賣工業電腦產品的商業模式。